[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doc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二) 如果你对于地球物理感兴趣,你可以继续看二、三、四,否则我建议你等两天直接看五。速度前奏由井的分层到地震剖面的时间,我们是通过一种叫做“人工合成地震记录(Synthetics)”的技术来建立井点处的时间与深度的对应关系的。 这张图算是相对比较标准的作对比的剖面。不过你比较经常看到的是下面的两种: 其实这个标着b)的图上的井对应的东西不叫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而叫做垂直地震剖面(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e),就是在井眼上像我们做地震一样做那么一遍(详细机理我们就不说了,你可以搜搜相关的词),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把这两种不同的地震数据放在一起来比较一下了,因为它们都是地震而且位置也重合它们的相似度肯定很高,这个过程就是“标定”。所谓“标定”,就是把地震剖面的时间和井上的深度一一对应起来。我这里只想告诉你的是Synthetics其实就是模拟的VSP。这跟我们通过声波曲线来解释孔隙度的过程有些类似,但是这个过程似乎更加成熟了一些。现在有些地方甚至不再怎么测VSP测井,而是直接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来替代真实的井眼处地震记录来进行“标定”。如果可以继续用开车去东来顺这个例子,VSP就是真的开一辆车,拿一个秒表在标志性建筑前计时,一直到达东来顺为止;Synthetics则相当于你在电脑游戏空间内模拟了一个数字化北京,在其中理论性的开一个车,也到处拿个秒表去卡到达标志性建筑的时间。而在标志建筑物前计时的过程我们称之为“Checkshot”。Checkshot,就是你跑拉力赛,有一些必须经过的点会给你的车拍照,以避免你抄近路。在地球物理学家那里就是时间-深度对应关系的意思。如果一个井或者一个工区你有了Checkshot就意味着这口井或者这个工区都可以同时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被你识别到。换言之,你在垂向上有两种坐标,一种标米,一种标毫秒。对于我们地质学家来说,Checkshot就是一扇窗户,透过它你将看到一个扭曲世界中的真实——对于地球物理学家来说,非常非常真实。如果你有了Checkshot,那么其实你就等于说有了一连串的时间1 ? ? ? ?深度1 时间2 ? ? ? ?深度2 时间3 ? ? ? ?深度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间n ? ? ? ?深度n 的对应序列,如果我们可以简单把每一行的深度除以时间,则我们就得到了这一深度点对应的平均速度。速度好罢,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Petrel的速度模型,以及它是怎么让地球物理学家崩溃的。?在我们看来,Petrel的速度模型写得非常完整和系统 这是帮助中的原图,我们可以看到是首先Petrel的速度模型是层状结构的,即按照构造模型的Horizons来搭建,每一个Horizon对应会有其上覆地层的速度:Horizon 1 ?----- Velocity 1 Horizon 2 ?----- Velocity 2 Horizon 3 ?----- Velocity 3 Horizon 4 ?----- Velocity 4 我们先设想一下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我们在每一个点处都可以准确知道Horizon n所对应的平均层速度Velocity?n,那么我们计算出的深度域的构造模型就应该非常精确了。但是我们这仅仅是能够保证这四个层面的精确,而无法保证这四个地层的内部的精确,对罢?为此,Petrel就给出了非常多样的选择:V=Vint,就是说每一层(从一个Horizon到另一个Horizon之间,或者从Datum到第一个Horizon之间)的速度在XY坐标一致的地方就不会改变。V=V0+kZ,如果我们可以认定地层具有压实效应,那么我们可以估算一个压实系数k出来并通过k来模拟出层内的速度变化。V=V0+k(Z-Z0)的情况则是V=V0+kZ的一种变化,即认为压实系数并不是简单基于埋深,更主要是基于埋藏时间。对于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如果是地球物理学家的话则可以稍微多说一句,前者可以用于描述古隆起,而后者更方便用于描述后期构造。至于说这个压实系数k的求取,可以参考第一张图的绿色道,或者直接把多口井的Checkshot计算出速度来放在Function Window中 当然对于V=V0+k(Z-Z0)的模式需要考虑用过滤把单独的Zone内的点来建立这种散点梯度总结。这里最让地球物理学家担心的是什么?是路况比这些理论情况还复杂。比方说从Horizon1到Horizon2是越跑i越快,但是中间夹了一层神秘的东西,它塞车了,它减速了;?又比方说夹的这层神秘的东西导致油料换成液态氢了,煞不了车了,速度超过预期了;等等。这些情况对于能够足够细分的构造模型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如果分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