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学欣赏之西安word.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文学欣赏之西安word

旅游文学欣赏之西安 目 录 一、西安简介 二、相关诗人 三、与之相关的诗词散文 一、西安简介 1、简介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西北地区第一大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年多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周围帝王陵墓有72座,其中有“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周、秦、汉、唐四大都城遗址,西汉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大小雁塔、钟鼓楼、古城墙等古建筑700多处。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大唐芙蓉园西安明城墙鼓楼青龙寺广仁寺清真大寺—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出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三、与之相关的诗词散文 1、长安八景(关中八景) 长安八景图片及对应的诗句 雁塔晨钟 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 曲江流饮 坐对迥波醉复醒,杏花春宴过兰亭。如何但说山阴事,风度曾经数九龄。 华岳仙掌 玉屑金茎承露盘,武皇曾到旧长安。何如此地求仙诀,眼底烟雾指上看。 灞柳风雪 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 骊山晚照 幽王遗没旧荒台,翠柏苍松绣作堆。入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 草堂烟雾 烟雾空蒙叠嶂生,草堂龙象未分明。钟声缥缈云端出,跨鹤人来玉女迎。 咸阳古渡 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亦旧汉时秋。 太白积雪 白玉山头玉宵寒,松风飘佛上琅云。深何处高僧卧云,五月披裘此地寒。 2、古诗 过华清宫 隋唐 杜牧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译文 其一: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其二: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其三: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文学鉴赏 此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其一中,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1)长安秋望 隋唐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 作品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 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2)长安秋望 晚唐赵嘏(gǔ)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