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微课中学习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doc
地理微课中学习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地理微课是传统教学同信息技术结合的新生事物,主要用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本文首先从学习实效、课标要求和地理微课特点三方面论述了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要性;再结合实例论述在地理微课中创设学习情境的实践策略,具体阐述了怎样通过 “巧”、“合”、“理”、“情”四个方面,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情境。
【关键词】 地理微课正文
一学习情境创设的1.提高学习实效的需要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2.达成地理课标要求的需要
地理课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学科。《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中提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地理国际教育宪章》中指出“地理在各个不同层次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下列问题都有很强的地理成分:人口增长、粮食与饥荒、城市化、社会经济差异……移民、动植物的灭绝、砍伐森林、土壤侵蚀、荒漠化、自然灾害、有毒废弃物和核废料、气候变化、大气污染、臭氧空洞、资源的有限性与增长的极限、土地利用……”
由此可以看出,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广泛,从浩瀚的宇宙到蓝色行星地球,从自然知识到人文知识;有知识的掌握,更有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么广泛的内容,需要我们针对具体的内容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以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实现课标的要求。
3.提升地理微课使用价值的需要
微课的基本特征是“短,小,精,悍”,主要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微课时间的“短”,内容的“小”,是其外在的特点;知识呈现的“精”,教学效果的“悍”才是其核心和灵魂。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主要是“人机”对话,即学生使用电脑或移动终端完成学习,教师不在学生身边,无法进行当面的提醒和激励。这样的学习过程,在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度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用什么来吸引学生看完你的微视频,积极思考,印象深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有一定的情感体验?
因此
地理微课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关键是做到“巧”、“合”、“理”、“情”四个字。
1.巧—-—恰如其分,引人入胜
地理微课中学习情境的创设,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情境。这需要教师仔细去推敲知识点,更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喜好,生活实际去思考,以富有创意的情境创设,既能恰如其分的去阐释知识,又能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一口气把这个内容学好,甚至还想再学第二遍,那就成功创设了一个优秀的学习情境。
如在地理微课—-—多媒体综合运用
收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地理相关图片可以营造氛围引发思考创设出很好的学习情境如在
在声音的使用中,背景音乐是渲染氛围的重要媒体。音乐能够传递信息,同时也能影响人的心情。所以,背景音乐的选择,应该视不同的知识点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背景音乐不可选择有歌词的音乐,因为带歌词的音乐会对学习内容造成干扰;应尽可能选择舒缓的音乐,这将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的提升。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教师可以尽可能真实地再现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让学习情境更加接近真实。如《地球自转》的微课中,创设月球上的嫦娥看地球的学习情境,用谷歌地球截取不同角度的地球昼夜分布的图片,模拟嫦娥在不同时间看到的地球昼夜分布情况,再结合FLASH软件制作的地球自转的动画学生就的看到地球更替的过程容易理解和掌握昼夜更替相关知识3.理—-—理趣合一润物无声
如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微课中,创设两只海龟的对话情境,以小海龟不断刨根问底,获取解答的过程,逐步展示了台湾的地理位置(中国东南部,同福建省隔海相望)、同大陆的地缘关系(位于东海大陆架上,台湾海峡曾是陆地)、气候和地质的相似性等知识。用老海龟讲故事这条主线把相对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同时渗透了区域地理的定位,区域的对比分析方法,并进行了知识的迁移(以大陆漂移学说的古地质相似性来说明台湾同大陆地缘的近亲关系)。这些地理的学习方法,地理的基本原理,都渗透在一个有趣的故事里,达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4.情—-—出自自然,发自内心
首先,在录制地理微课时,教师的讲述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的内容投入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11223-2023_硅基薄膜异质结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方案.ppt VIP
- NBT11222-2023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职英语(Book2 苏教版)教案:Unit7 Nice Weather,Nice Mood.doc VIP
- NB-T11221-2023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3光储系统直流电弧检测及关断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01-2023_彩色镀膜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TIS)检测技术规范.doc VIP
- NB_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2016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