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中外运苏州新浒物流中心项目立项谋划方案书
中外运苏州新浒物流中心
(暂定名)
项目建议书
(初稿)
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
2005年4月26日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初定):中外运苏州新浒物流中心
项目地址:苏州新区苏高新浒关工业园内
项目投资方:
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
项目功能定位:
中外运苏州新浒物流中心依托中外运高新物流及中外运集团的营销及作业能力,重点开发苏州地区的以IT业及零售连锁为主的制造及流通业企业的物流服务。中外运苏州新浒物流中心将率先在华东地区引进先进的物流自动化分拣理货装置,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的技术含量,综合运用JIT(及时供货)、综合信息服务的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提供以原材料、成品的现代仓储管理服务为核心的,包括采购、仓储(保税)、装卸、分拣、理货、包装、标签、流通加工、国内运输、配送以及相关物流信息系统等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
项目规模
用地面积:250亩
预计建设投资总额28,766万元人民币
项目资金来源:股东增资及银行融资。
建设周期:30个月
苏高新浒关工业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发展及现状 优惠内容 适用范围 所 所得税率 15% 投资新办的各类生产性企业;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从事能源、交通、基础建设项目,经营期15年以上或总投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自获利年度起5年内免征,第6—10年内减半征收。 自获利年度起2年内 免征 得 自获利年度起3—5年内 减半免征 优惠期满后 享受10%的优惠 产品出口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2免3减半后,第6—8年内) 税 所得税的退还 退还再投资部分税款的40% 外资企业将利润再投资于高新区或在高新区兴办新的外资企业( 经营期不少于五年) 优惠期满后 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全部税款 上述再投资用于兴办扩建产品出口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政 所得税的退还 所得税自获利年度起5免5减半 符合下列条伴之一: 1、总投资80亿元人民币 策 IT产业 增值税(VAT)按6%征收 2、线宽0.25um 软件产业 增值税(VAT)按3%征收 其余由税务部门代征的各项费用 兔 征 进高新区的外资企业除人民教育基金、教育费附加外, 工业园地理位置:
工业园总体规划图
苏州苏州市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了活力,年均增长保持在12%左右,综合经济规模已经挤进中国大中城市前列。200年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亿元,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21.5%;财政收入460亿元,年均增长18.9%;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到全市总额的80%和75%。随着苏州市经济的高度外向化,传统物流业已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势在必然。苏州市物流基础条件苏州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是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T”型结构交汇处,是沪宁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商贸中心、交通枢纽,具有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特别是苏州市传统物流业较为发达,为现代物流业的加速萌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苏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区域交通优势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加速发展苏州市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沪宁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东西,目前以苏州市区为中心,连接周边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水、陆、空交通体系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由于苏州市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其物流交换量、辐射半径及辐射区域较大,有利于物流市场空间的不断拓展。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苏州交通近年来取得了超历史、跨越式的发展,以沪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标志,已基本实现了一纵三横的“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格局。2002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7352.9公里,其中等级以上公路5731.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4.4公里。根据苏州市道路网规划,到2005年底,苏州交通公路网将形成“一纵二横一环二射”,高速公路的总里程达到42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密度从0.8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增加到4.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截至2002年底,全市内河通航总里程突破2800公里,其中通机动船里程达2249.6公里,航道等级逐步提高。2002年8月,结合国家港口体制改革,原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港合并建立了苏州港。苏州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两翼型”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集装箱干线港,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江海河联运、内外贸货物运输、装卸与仓储、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级重要港口,是江苏省的第一大外贸港。仓储和站场方面全市仓储资源丰富,仅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