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泥鳅养殖技术资料--大全(网络版).doc
本文由网络资料整理合并所得,内容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三农书屋:
目 录
一、概 述 1
二、泥鳅的生物学特征 2
(一)形 态 2
(二)食性 2
(三)生活习性 3
1.分布 3
2.水温 3
3.光线 3
4.呼吸 4
(四)年龄与生长 4
(五)生殖习性 4
三、泥鳅的繁殖方法 5
(一)亲鳅的选择与雌雄的鉴别 5
1.亲鳅的选择 6
2.雌雄的鉴别 6
(二)泥鳅卵质量的鉴别 7
(三)诱集繁殖 7
(四) 自然繁殖 8
(五)人工繁殖 11
1.亲鳅的选择 11
2.催产期的确定 11
3.雌雄比例 11
4.催产用具 12
5.药剂及用量 12
6.注射方法 15
7.人工授精 15
8.鳅卵孵化及其管理 17
四、苗种培育 26
(一)鳅苗培育 26
1. 清塘 26
2.鳅苗放养 26
3.饲养管理 28
4.分养 29
5.日常其他管理 29
(二)鳅种培育 31
1.鳅种池饲养 31
2.稻田养鳅种 32
五、成鳅养殖 32
(一)鳅池专养 33
1.鳅池建造 33
2.放养前的准备 37
3.放养密度 38
4.大然苗种的驯养 38
5.饲养管理 39
(二)池塘养鳅 41
(三)稻田养鳅 42
1.稻田的选择及设施 42
2.稻田饲养 44
(四)鳅鱼混养 45
(五)流水养鳅 46
1.鳅池养殖 46
2.网箱养鳅 47
3.木箱养殖 48
(六)泥鳅、麝鼠混养 49
1.两用池的修建 52
2.放养 54
3.防病防逃 55
六、泥鳅的越冬管理 55
七、泥鳅的病害防治 56
(一)病害预防 56
1.引起泥鳅发病的因素 56
2.药物预防 60
(二)病害防治 62
1.水霉病 62
2.寄生虫病 63
3.打印病 64
4.腐鳍病 64
5.红鳍病 64
6.气泡病 65
7.白身红环病 65
8.敌害 66
八、捕捞、暂养和运输 66
(一)捕捞 66
1.泥鳅池 66
2.稻田养鳅的捕捉 67
3.天然泥鳅的捕捉 68
(二)暂养 69
1.暂养的目的 69
2.方法 70
3.暂养中的管理 71
(三)运输 71
1.近距离运输 72
2.远距离运输 73
3.运输途中的管理 73
九、泥鳅活饵的饲养 74
(一)黄粉虫 74
1.饲养设备 74
2.饲养管理 75
3.注意事项 76
(二)蚕蛹 76
1.家蚕的生活习性 76
2.春蚕的饲养 77
(三)蚯蚓 78
1.备好饲料 78
2.收集种蚯蚓 78
3.养殖方法 79
十、泥鳅的烹调方法及其药用 81
(一)烹调方法 81
泥鳅蒸豆腐 81
清蒸泥鳅 83
红煨泥鳅 84
粉蒸泥鳅 84
豉汁焖泥鳅 85
(二)药用 86
营养成分 86
药用法 87
一、概 述
泥鳅又名鳅、鳗尾泥鳅、真泥鳅,在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是我国常见的经济淡水鱼类之一。
泥鳅体肥肉多,肉质细嫩、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的誉称。据分析,泥鳅的可食部分占80%左右,鳅肉蛋白质含量达20.7%,脂肪2.8%,灰分2.2%,磷、钙、铁的含量丰富,并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泥鳅还有多种药用功能,《本草拾遗》中记载:泥鳅性味甘平无毒,补气益中,祛湿邪,治消渴、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疮、疥癣等症;《本草纲目》中也载有:鳅有暖中益气的功效,对治疗肝炎、小儿盗汗、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指疔、乳痛等都有一定疗效。现代医学认为,经常吃泥鳅还可美容,防治眼病、感冒和枯夏等。在国内外,尤其是日本,泥鳅已成为一种营养滋补食品。
泥鳅属小型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水库等水体中。其养殖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效益高,特别适合农村家庭式专业饲养。近年来,为了扩大出口创汇,国内许多科研单位相继开展了泥鳅人工繁殖的试验研究,为解决鳅种来源、普及养殖技术提供了保证。实践证明,养殖泥鳅是农村居民快速致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各地农村或乡镇可结合本地实际推广养殖。
二、泥鳅的生物学特征
(一)形 态
泥鳅身体细长,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较圆。头较尖,吻端向前突出,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触须5对。眼很小,圆形,为皮膜覆盖。鳞片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150个左右,头部无鳞。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之前,距吻端较距尾基为远。腹鳍较小,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
体背及体侧深灰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腹部灰白色。尾柄基部上侧有一黑色大斑点。奇鳍上密集褐色斑条,偶鳍浅灰色,无斑条。体表粘液多而滑,不易徒手捕捉。
泥鳅脊椎骨数42~49枚。鳃退化,呈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众维煤业通修队市场化管理制度汇编.doc
- 2016年中小型双动力汽车起重机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资料.doc
- 2016年硫磺二期塔(6台)设备制造投标文件.doc
- 2016年泸州赛德水泥有限公司46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doc
- 2016年重庆泰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泰荣环保工厂初步设计说明.doc
- 2016年周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建设报告.doc
- 2016年轮胎搬运机器人设计.doc
- 2016年珠宝店开业谋划方案书.doc
- 2016年论海报设计中抽象图形与色彩的结合设计论文.doc
- 2016年肿瘤个体化分子诊疗参考手册完整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