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仙预科学校·200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doc
苏仙预科学校·200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文综试卷
(命题人:李辉红、王益清、曾平 审题人:谭美鹏、李天德、吴曦晨)
(时间:150分钟 分值:300分)
第I卷 问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1回答1~3题。
1.图①地区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 B.黄麻 C.甘蔗 D.天然橡胶
2.与图②地区要比,图①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水源充足 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地势平坦
3.图中①、②两地区在国土整治方面应重点做好的工作是
A.治理水土流失 B.防止土地沙漠化
C.改良酸性土壤 D.整治盐碱地
读下面针阔叶林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据此回答4—5小题。
地点 经、纬度 海拔高度 ① 25°N,116°E 1500~2000m ② 45°N,118°E 600~1000m ③ 43°N,90°E 2200~2500m 4.①②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
5.②③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坡向。
图2是我国部分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6—8题。
6.图中甲地气温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经度因素 C.海陆分布 D.地形因素
7.甲地所处省区在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是
A.石油基地建设 B.交通建设 C.改良盐碱地 D.荒漠化治理
8.乙地2003年7月3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的景观是
A.三江并流 B.历史文经名城 C.古建筑群 D.喀斯特地貌
读我国某地区图(图3),完成9—11题
9. 在左上图A、B、C、D四条气温曲线中,能正确反映甲市气温年变化的是
10. 图6中R河流出我国以后称:
A. 红河 B. 湄公河 C. 萨尔温江 D. 伊洛瓦里江
11. 甲市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的出口创汇产业是
A. 家用电器 B. 家禽饲养 C. 花卉 D. 水产养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据此回答12—14题
12、秦始皇修建兵马俑从根本上看是:
A、想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B、为了宣扬皇权,威慑臣民
C、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D、对先秦“殉葬”、“人牲”习俗的改革
13、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 D、加强民族交流
14、秦汉四百年统一的政治基础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废井田、开阡陌,封建土地制度的实行
C、郡县制、流官制度的发展 D、“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中华文明(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与扩展势头强劲。据此回答15—16题
15、战国七雄不断进行战争,而经济却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而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提高
16、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北方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 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经济文化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 D、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民族交往形式的多样性显现出中国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