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doc
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命题人:高岗 审题人:刘宽平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分。考试用时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分)
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
【答案】D
【解析】考查古代的分封制。从题干的内容可知:周王与郑国相互交换人质说明当时周天子的权威遭到了挑战,故应选D。
2、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曾侯乙墓葬的“九鼎八簋”。这套文物的发现可以证明东周
A.礼乐有序 B.礼崩乐坏 C.制礼作乐 D.敬天保民
【答案】B
【解析】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从题干的内容可知,东周的时候,一个小诸侯国居然都有“九鼎八簋”。依据所学,九鼎是天子独有,是权力的象征,诸侯拥有九鼎说明原先的政治制度已遭到破坏即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所以应选B。
3、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
A.B.C.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05篇。下列名句出自《诗经》并且能够反映宗法制、分封制的是( )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A. B.
C. D.
【答案】B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解答此题注意题干要求:“反映宗法制、分封制大宗宗子鲁为周室辅宗法制、分封制从材料“它有如一个蜂窝, 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 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市镇在维系周边农村中的作用,起到纽带的作用。故B。A项;C项,中国古代并未产生普遍的地方自治;D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市镇与周边农村的关系,并非商品关系。
A.秦汉时期科技发达 B.大米成为了主要的商品
C.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D.政府推行抑制商业政策
【答案】D
【解析】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材料“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说明当时关卡林立,且对商品征收重税,从本质上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D。
8、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一位读书人:“何为本心?”对方回答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书生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该书生认为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答案】B
【解析】考查宋明理学。材料“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读书人认为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A、C、D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所以应选B。
9、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了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思想上是李贽的离经叛道;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文艺复兴中抨击禁欲思想。文艺复兴矛头并未指向世俗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故。A项 D项错误,应该说的是宋朝时期。义和团是反帝国但项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的制度。由于保守拒变的自缚式心理定势,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也钳制着先进知识分子的变革探索,致使他们处于两难的选择:既要适应时代,又要因循传统;既要适应世界潮流,又要顾及中国社会。下列史实完全突破了这一特征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D项 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12、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