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地区易发食物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doc

地震灾害地区易发食物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灾害地区易发食物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

附件 地震灾害地区易发食物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 一 一般处理原则 在地震灾区食源性疾病散发、暴发事件的初期,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 (一) 对患者的处理: 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停止食用可疑致病食品。采取患者生物标本,尽快送检。急救治疗:主要包括排除体内有害物质(如催吐、洗胃、清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对可能引起疾病传播的患者、疑似患者、病原携带者及密切接触者可采取留验、隔离等控制措施。 (二) 对致病食品的处理:采取可疑致病食品标本、尽快送检。保护现场,停止销售并封存尚未出售的致病食品或可疑致病食品。追回已售出的致病食品或可疑致病食品。对致病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依法销毁。 (三) 对事件场所的处理:根据事件的规模、可疑致病食品被污染毒性物质的性质,对事件场所采取必要的卫生处理。对已感染并造成食品污染的食品加工人员,或发现携带可经食品引起疾病传播某种病原体的食品加工人员,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从事食品加工制作的操作活动进行必要的限制。被调离的食品从业人员,在确认其符合有关健康标准,对食品安全不构成危害时,才可恢复有关工作。 对与患者有同样进食史的未发病暴露人群,进行必要的24 h观察。必要时对相关现场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对相关人群开展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卫生学知识宣传教育。二 食物中毒个案诊断与处理 (一)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1、流行病学特点:经口食入非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而致病。引起发病的常见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主要为畜肉类、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 2、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6 h~48 h。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有恶臭。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多见于老人、婴儿和体弱者。病程一般为3 d~7 d。儿童、慢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症状严重,有高热、寒战、厌食和贫血等。可导致多种器官的炎症,如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心内膜炎等。 3、对患者的处理: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轻者多为自限性腹泻,一般采用支持疗法,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重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中毒 1、流行病学特点:因经口食入被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污染的食品而致病。致病食品主要为各类熟肉制品及冷荤食品,其次为蛋及蛋制品,乳酪等食品。老人及婴幼儿易感。 2、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因菌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主要症状及体征: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是婴幼儿(2周~18个月)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成人少见。临床表现多为发热、不适、呕吐、腹泻、粘液便(无血)。20%左右的婴幼儿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情可持续2周以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① 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腹痛、腹泻、恶心、低热,腹泻主要为水样便(霍乱样便),少有血样便出现。常为自限性,病程一般2 d~3 d。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 ② 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临床表现多为突发性痉挛性腹痛,初为水样便,后为鲜血样便,偶有低热,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如婴幼儿或老年人)可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导致死亡。 ③ 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为EHEC的主要血清型,患者大多数起病较急,腹部剧烈疼痛,初为水样便,1 d~2 d后出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样便或血便相混,低烧或不发烧。病程一般为2 d~9 d。感染中毒严重的人在便后不久可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也有的病例在血性腹泻后出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有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表现外,还可出现头痛、轻瘫、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该菌能产生大量志贺样毒素(SLT),可引起肠道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水样性腹泻每天2次~5次,并有肠鸣、腹痛、乏力、厌食等症状,部分有恶心、发热(39℃)。 ④ 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ggEC):以成人腹泻为主。病程较短1 d~2 d,症状较轻、中度腹泻,偶有与婴幼儿顽固性腹泻有关,其特征为病程长,大于14 d,发热(38℃)、呕吐、血便。 3、对患者的处理: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根据病情进行催吐、洗胃或清肠,排除毒物。轻者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吐泻频繁者,应禁食l2 h~24 h。重者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对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病人慎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HUS症状出现。对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应分别隔离治疗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