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VIP

河南省焦作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焦作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河南省焦作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我们可把《雨巷》这首诗看成是诗人感到迷茫的一种情绪的反映,也可单纯地理解为一位豆蔻年华的青年在江南雨巷激起的感情涟漪,还可理解为诗人对美好的追求。 B.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威,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惟妙惟肖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之河。 C.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总该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刘和珍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D.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骇人听闻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形容眼神等使人害怕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A.查尔斯?狄更斯出身寒微,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是一百多年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新词新语产生的泉,新词新语又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 C.对联的种类繁多,古今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一般说,对联种类大体包括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组成。 D.新闻播报要努力做到口齿清楚,字正腔圆,要有播报者情感的适度融入,在情感处理上避免夸张和矫情之感不要产生。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考点: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春秋战国时代,学术繁荣, ①历代都尊奉孔子为“圣人” ②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 ③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 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⑤自汉代推行“独尊儒术”政策以后 ⑥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A.②④⑤①⑥③ B.④②⑤③①⑥ C.②④③⑤⑥① D.④②③⑤①⑥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 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