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五班海洋人才培养战略调研.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五班海洋人才培养战略调研.ppt

参观人员以及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八月二日 地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主讲人:唐启升院士、刘淇教授、曹荣博士 负责人:岳徵雯 小组成员:高裕昆、李翔、刘力宁、李雅雯、金铭 主要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了解青岛前沿海洋人才的现状,青岛海洋科技的发展现状、前景、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提出当代高中生所关心的问题。 由唐启升院士、刘教授、曹博士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相关情况介绍 * 调查目的: 了解青岛前沿海洋人才的现状,青岛海洋科技的发展现状、前景、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 新园区规划图 本所历史沿革: 中国最早的渔业与海洋领域国家级研究机构 前址: 青岛,1949--1982--1994 (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 原址: 上海,1947—1949 (前中央水产实验所) 1946 青岛 广州 上海 现址: 青岛,199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央水产试验所 农业部水产实验所 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 国家水产总局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随时代变化,几易其名 1947年在上海成立,原名“中央水产试验所”; 1949年从上海迁到青岛,在莱阳路19号办公; 1994年,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东迁到现址; 1996年,原“渔业工程研究所”并入黄海所。 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目前全所在职职工348 人,离退休 262 人;在岗专业技术人员252人,高级职称占47%,硕士以上学历占52%。其中: 具有高级职称 126(53+7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3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 11(58)人 山东省泰山学者 2 人 水科院首席科学家 9 人 博士生导师 14 人 硕士生导师 56 人 建所以来,先后有170人次获得国家、省部荣誉称号。 博士后工作站 2003年12月获人事部批准设立。已有24名博士进站开展科研工作,其中出站博士后9名。 先后有23人获山东省、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1人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后称号。 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 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目前数量已达2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0余人。 “北斗”海洋科学调查船(1984-) 海洋可捕资源评估与生态系统实验室 海水养殖生态与容纳量实验室 海水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学实验室 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实验室 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研究室 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实验室 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研究室 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 食品工程与营养研究室 海洋可捕资源评估与生态系统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 渔业资源基础生物学研究; 渔业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估技术; 渔业资源养护生态基础与效果评价; 渔业资源变动机制及规律; 食物网营养动力学; 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渔场形成规律 及探捕技术; 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资源管理策略。 海水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学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 海水养殖生物分子流行病学监测与控制技术; 海水养殖生物疾病发生与抗病机理及其利用途径; 海水养殖生物病控及免疫制剂创制技术 。 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 水产动物BLUP育种、分子辅助等育种技术研究,高产、抗逆、优质的优良品种培育; 动物BLUP育种工艺、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功能基因的精确定位与克隆、基因打靶等研究; 细胞、精子、胚胎及基因水平的种质资源的保存、保护技术,搭建种质资源保护的技术平台。 冷冻鲈精子诱导产生的大西洋牙鲆 性状测试 个体差异 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生物酶催化与转化技术; 海洋微生物保藏及功能基因的研究; 海洋微生物代谢调控和产物的高效表达; 海洋活性蛋白质晶体、结构功能和分子进化; 海洋活性化合物结构功能、作用机理与分子设计; 海洋产物开发的工程化技术及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 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研究室 晶体结构研究 菌种筛选 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 海水增养殖生态环境变化规律; 环境健康管理及退化养殖环境的生物修复与调控技术; 外源及自身污染物质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及其对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 海水养殖生态系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环境质量安全与评价。 建立具有虾塘精养环境完全修复功能的生物修复技术试验体系 对虾池塘精养环境综合生物修复技术体系研究 工厂化海水养殖成套设备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