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专栏管理通胀预期暂时压倒了通胀预期.doc
分析专栏:“管理通胀预期”暂时压倒了“通胀预期”
目前中国银行业拨备不足以覆盖经济下行风险 3
银监会启用“银码共享系统”加强风险监管 3
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不良审计率知多少? 4
“金砖四国”兄弟选择在敏感时期对人民币施压 4
外资PE国内放行还需要时间 4
美国一个月内2次推迟调查人民币汇率补贴 5
新兴市场经济体未来几年将面临资金流入压力 5
美“最为严厉”的场外衍生品监管法案获得通过 5
日财改法案欲制定十年消赤目标 6
众银行开始“鼓励”信用卡取现 6
快递业代收货款业务将遭遇监管 6
金融危机让全球银行业损失2.28万亿美元 7
中国最大的银行收购了泰国最小的银行 7
IMF把全球增长预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 7
美联储在去年既做了好人也赚了钱 8
传中信证券准备搞合资专业投行 8
招商系成为近期市场空头最关注的对象 8
城里傻瓜不够用了所以去乡下找? 8
〖分析专栏〗
【“管理通胀预期”暂时压倒了“通胀预期”】
2010年中国经济和政府相互博弈的最大问题和看点,就是“通胀预期”和“管理通胀预期”。在2009年央行拼命向市场开闸放水之后,人们终于开始担忧未来的超级通胀了。这也是今年一季度以来,包括央行在内的管理层搞信贷额度控制的原因。非但货币数量紧缩,其他地方财政项目上报,今年的基本上都给否决了。而近期针对高房价的定点精确打击,更是让市场鸡飞狗跳、一片惶惶。手段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胜利,现在从各类迹象看,中央管理通胀预期工作已经取得初步胜利。
第一个迹象,就是央行三年期央票,应银行战线广大同志们的强烈要求,而超额发行。4月2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900亿元3年央票。而在两周前,3年央票复出首发时,由于机构出手谨慎,其发行量仅为150亿元。当时业内人士还预计,3年央票发行量可能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不会马上一步到位。但是,时隔两周后,其发行量却一口气增至前次发行的6倍,远超市场预期!一位大银行研究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刚性配置压力下,商业银行目前不得不主动配入债券资产,因为相对于3个月央票,3年央票收益率要高出135个基点,自然成为配置的主要对象。
银行刚性配置的突然爆发则来自于对未来信贷投放放缓的预期。一方面,在国务院近期密集出台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中,就包括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数据显示,一季度个人购房贷款就新增5227亿元,占新增贷款的两成。另一方面,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有过热倾向,监管层采取严厉的数量额度严控的结果,必然是银行体系的大量资金回流债券市场,导致机构提前布局债市,造成配置需求集中爆发。
不止是3年期央票,21日,7年期国债招标的火热行情,也着实让市场意外了一把。这是通胀预期缓和的第二个重要迹象。7年期国债中标利率3.01%,超额认购1.85倍,很多机构甚至选择在二级市场收购!此前市场一直预期7年期国债的招标利率在3.07%左右,但是21日全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仅为3.01%。原计划发行280亿元,而投标量高达519.1亿元,招投标倍数达到1.85,最后追加发行25.1亿元,实际发行总量达到305.1亿元。而记忆犹新的是,在3月份一级市场相对火热的情况下,当时发行的7年期国债仅获得1.44的认购倍数。
银行大量的资金纷纷回流至债券市场,推高债券价格,通常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发生的事情。那时,大家对未来都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从股市到楼市,从PPI到CPI,都“跌跌不休”,银行将钱借给谁都不放心,谁知道对方哪天翘辫子?按学术语言表达,就是市场风险溢价飙升。这时,过剩的资金自然会躲进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避风头。这种情况,在2005年年中和2008年底都曾发生过,当然,当时债券市场变得非常疯狂,无论企业债还是国债,价格飙升幅度有点夸张,有泡沫的迹象。这次,无论3年期央票还是7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小幅小跌,没有之前几次那么夸张,但也说明市场对未来通胀形势并不非常担忧,否则远期收益率曲线不会如此平滑。未来高通胀是不是会发生,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反正现在市场对此很淡定——这不是管理通胀预期工作取得成功是什么?
如果说3年期央票和7年期国债的行情火爆,代表着金融资本通胀预期的减弱,那么农民排队买国债,说明民间通胀预期也不是很高。今年1-4月的国债销售中,送国债下乡成了一大亮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调研组在苏州了解国债下乡的销售情况时,苏州支行高爱武行长表示“多年未见的排队抢购国债的情形在苏州各个村级邮政销售网点上演”。今年许多城镇居民选择持币观望或将钱投入股市或房市,对国债的购买热情并不高。这与农村人热购国债的情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尤其如发达省份的江苏,许多邮政储蓄网点都出现了连夜排队的抢购的情形。国债高于同期储蓄利率,又非常稳健成为了农民信赖的原因。毫无疑问,农民要对未来通胀担忧的话,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