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闸北一模】上海市闸北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VIP

【2014上海闸北一模】上海市闸北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闸北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高三历史试卷 (2014.1)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1-3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1.西欧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社会转型期间,不曾发生的是 A.推行重商政策 B. 文艺复兴运动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2.“阶级对抗从一开始就毒化了革命,致使和平改革成为不可能,并使许多资产阶级毫不迟疑地萌生破坏性的激进情绪。”此言概括了某一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这一事件是 A. B. C. D.伏尔泰曾讥笑说:。 A.英俄殖民地 B.法俄租借地 C.英俄势力范围 D.法俄势力范围 9.巴黎和会上大国共同约定至少在欧洲承认民族自决权的原则,即按照语言划定的每一个民族或者种族,原则上都能建立拥有自己的主权和独立的民族国家。而某种现实与这一原则相悖,19年后最终酿成了 A.五四运动 B. 十月革命 C.慕尼黑危机 D.柏林危机 10.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到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据此推断,图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 A.“幸好有图书馆,我中午可以打个瞌睡、晚点回公司” B.“幸好有图书馆,我和全家不至于冻死在街头” C.“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每天守在壁炉边收听广播。” D.“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11.二战结束时,它已占据了世界工业生产量的三分之二,拥有世界黄金的三分之二,它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39年增加了两倍半,而出口增加了三倍。它因此得以在战后实施 A.马歇尔计划 B.莫洛托夫计划 C.西欧一体化 D.经济全球化 12.某区域,1919年协约国决策者曾考虑将它作为防止布尔什维主义的缓冲区;二战后,有11个国家和1亿人口被置于共产党政府的统治之下。以该区域的国家为主体成立的组织是 A.北约 B.华约 C.欧盟 D.联合国 13.一场猛烈的排外运动,其领导者是长州藩和萨摩藩的领主,他们试图推翻德川的统治,领导一次民族复兴。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A.“脱亚入欧” B.“明治维新” C.“尊王攘夷” D.“废藩置县” 14.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 B.结束越南战争 C.撤出古巴导弹 D. 15.某组织条例规定:A. B. C. D.19.右图中沿“外滩”的斜线网格 所示区域划定的时间当是 A.1840年 B.1842年 C.1845年 D.1860年 20.19世纪60年代经常有人借用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中兴,称誉当时 为清代中兴。这一评价依据的主要 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开办京师大学堂 21.中国思潮的演进轨迹 A. 派系斗争十分尖锐 B. 政权更替频繁 C. 抗争、变革和启蒙 D. 忧患、抗争和。: A.掀起瓜分狂潮 B.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 D. 26.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上述言论 A.列强已控制中国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D.中国半殖民地化最终形成 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 而是他一声“老爷” 中所显示的精神的麻木,以及在无出路之中把命运寄托于香炉和烛台的迷信和愚昧。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Q正传》则更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 全国政党为之震荡, 然大都属于上流人士, 而氓之蚩蚩依然浑噩相安, 中国专制政治聚跃为共和政治, 自表面观之, 虽若神速可喜, 而自里面观之, 前后涉断习惯、根据悉未受变动, 人情未定, 党见难齐, 调和统一, 待时尚多。” 材料四: 新青年大声疾呼:“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