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评析金融海啸.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专家评析金融海啸.doc

经济专家评析金融海啸 李德水 著名经济专家 美国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 这场金融危机 先要从次贷危机说起 在2001年 美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个是9.11事件 一个是IT的泡沫破裂 使美国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 这个时候 美国为了防止经济下滑 美联储大幅降息 联邦基金利率降到1% 同时 IT产业出了问题 它把传统产业 房地产业加快发展 在当时 鼓励大家买房 建房 在2002年 美国经济增长率只有0.7% 其中0.5个百分点是房地产作出的贡献 而其他只有0.2个百分点 所以房地产业对美国经济当时的发展 做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让更多的人买房 管你有没有钱 能不能还得起房贷 都可以贷款 这个时候 它把房屋贷款按照偿还能力划分为 优级的 次级的 次级贷款 在利率很低 融资成本很低的情况下 贷款非常方便的情况下 同时 在房价节节上升的背景下 次级贷款 他虽然还贷能力差 但是他今天买了80万 明天就可以卖100万 这个就很安全 人们又把次级房贷款包装起来 使它证券化 使它可以交易 成为一种金融产品 在当时以及以后的几年 这都是很抢手的一种金融产品 很多人都趋之若鹜 发财了 于是越做越大 发行的总规模经过放大以后 多次的放大以后 达到118000亿美元 到了2004年 美国为了防止经济过热 美联储开始调高利率 往上调 这个时候房屋的供给也越来越多 供求关系被打破了 这种情况下 次级房贷债券拿在手上有点烫手了 人们就纷纷抛售 出局 到了2006年 这个情况已经很明显了 到2007年就越来越尖锐地暴露出来了 形成了次贷危机 巴菲特当时讲了这么一段话 他说 经济的大潮退去 纽约海滩上露出了先前的一些弄潮儿 潮水退去了 海滩上露出了弄潮儿 原来是在裸泳 一无所有 变成这样一个局面 美国的这场次贷危机 迅速地演变为从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我这样来表述它 这是以华尔街为震中的 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金融地震 而且至今余震不断 由金融地震引发的金融大海啸 直扑大西洋的彼岸 猛烈冲击着欧洲各国 导致欧洲各国的金融机构纷纷告急 股市狂跌 一片恐慌 同时 这场金融海啸也冲向了太平洋的西岸 引起了亚洲金融市场的急剧震荡 这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李德水 布什在9月25日 也就是说这场危机正高潮的时候 正困难的时候 发表了一个电视讲话 他说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 海外投资者投入美国的大量资金 而不是美国抵押贷款放款人及 借款人的贪婪决定的 推得干干净净是海外的投资者钱给我太多了 所以我出了这么大的事 到10月中旬 直到现在 还有一些西方的经济学家 写文章呼应布什这个谬论 甚至直接指名道姓 中国 日本 德国 好像我们给它的钱太多了 害了它 布什这种表述 这种态度 我觉得正如一家富家子弟不务正业经常出去打架斗殴 又偏好吸毒 还不断的像邻居借钱来花 家里出了事 不自己检查 反咬是邻居借钱害了他一样 是不是 通过这一段惨痛的经历 我觉得 美国应该总结哪些教训呢 第一个是不应该依靠制造泡沫去发展经济 对待已经形成的经济泡沫 不能听之任之 甚至不断的去制造新的泡沫 去转移风险 转嫁危机 而美国恰恰是这样做的 美国有一篇文章说 格林斯潘这个泡沫先生 让美国银行体系过了18年的快乐日子后 开始乐极生悲了 第二个教训是 资产的过度证券化带来了恶果 近十几年 美国金融产品的创新 可以说是令人目不暇接 眼花瞭乱 比如房屋 本来是一个很特殊的产品 属于不动产 非常本地化 流动性很差 但是房屋贷款被证券化以后 它的属性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可以交换了 可以流通了 我们中国人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美国人把庙也变成一张纸飞起来了 满天飞 美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策略就把流动性很差的资产转换为 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证券 第三个是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金融创新确实为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点应该肯定 问题在于适应这种新情况的金融监管体系 没有建立起来而且美国一直是崇尚着 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 这样一种理念 所谓金融自由化的理论于是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创新链条上 出现了大片的监管空白 第四个教训是信贷机构的评级造假 这我前面也说到一句 为了牟取暴利 优级信用评级可以转借 可以伪造假的信用凭借 三A级 严重亵渎了金融的信用 连标准普尔这些大名鼎鼎的国际信用评级失衡 它能对一个国家的信用做评级 而自己在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中 毫无信用可言 做了一些很失职的事情 只顾收佣金 乱发信用证 只看到能够赚钱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不去深究它的内涵是什么 刚才说的这四点教训 和我们目睹的这场血淋淋的危机 使人们对美国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场 美国的金融监管是最健全的监管制度 美国法律体系是最完善的这样一个神话 被打得粉碎 原来不过如此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