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文713: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两句为互文,即和调洒陈于五脏六腑。洒水为洒,布陈谓陈,洒陈,散布之意。 熏于肓膜:熏,即温煦之意。张介宾注:“凡腔腹肉理之间,上下空隙之处,皆谓之肓。盖膜犹幕也,凡肉理之间,脏腑内外其成片联络薄筋,皆谓之膜”。 概念 特性 营 水谷之精气 脉中—循脉上下灌注五脏六腑,濡养全身 卫 水谷之悍气 脉外—行于分肉之间,温煦肓膜,布散于胸腹 [内容分析]1.营、卫的概念及特性 2.荣卫失调与痹证的关系 荣卫与痹证的关系: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 内:荣卫气虚或失调-不能洒陈 于五脏六腑,温煦肓膜、分肉 --腠理疏松,藩篱不固—逆其气 外:风寒湿邪侵袭 经脉闭阻,气血凝滞 痹证 合 3.调和营卫(从其气)为防治痹证 的方法之一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历节痛----方中桂枝、芍药、甘草、白术调和营卫,扶助正气。 在治疗上,现今一般在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在静止期则以调营卫、养气血、补肝肾为主,即在祛风、逐寒、化湿的同时,加上活血、行气、通经、化瘀之品,如桂枝、当归、乳香、没药、赤芍、红花、桃仁等药,且常用酒以提高活血功效。 原文714: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帝曰:善。 [内容分析]1.热痹的发生机理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病人素体阳盛阴虚,感受风寒湿之邪后,阴不胜阳,邪从阳化热,故为痹热。 痹病的发病类型与体质有关 凡属偏阴质的人,致痹之邪气易从阴寒化,而成寒痹;若逢偏阳质之人,患痹后邪气易从阳化热,而成热痹。 痛:寒气多(寒性收引凝滞,致气血不通,筋脉拘急。) 不痛不仁:病久入深,荣卫衰少,经络时疏—不痛; 皮肤不营—不仁,病情更深重。 寒(形寒畏冷):阳气少,阴气多(体质阳虚阴盛), 与病(阴寒之邪)相益。 热(痹热):阳气多,阴气少(体质阴虚阳盛), 病气胜,阳遭阴(受邪后阴不胜阳,邪从阳化热)。 多汗而濡(出汗多,皮肤湿润):阳气少,阴气盛(体质阳虚阴盛,兼逢湿气盛),两气相感。 2.痹证各种兼症的病机 沉重 全身出汗 两气相感 阳虚阴盛 风寒湿 湿偏重 体湿 痹 热(内经) 热痹(红肿热痛拒按):白虎加桂枝汤 邪正交争 热象 阳盛阴虚 风寒湿 邪气盛 体热 寒痹 乌头汤 与病相益 阳虚阴盛(体质) 外邪 风寒湿 体寒 强调体质 风寒湿邪与痹 逢寒则虫 [疼(痋)的通假字;急的誤字] 逢热则纵 [疼痛、拘急症状缓解] 3.痹证病情与气候的关系 与季节气候的寒温有关。 “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寒:加重 +热:缓解 温法 痹 4 .五体痹的病候: 骨痹:重 (躯体重着,活动不便) 脉痹:血凝而不流 (血脉滞阻) 筋痹:屈不伸 (肢体屈曲拘挛) 肉痹:不仁 (顽麻不仁,感觉迟钝) 皮痹:寒(皮肤不温) 具 此 五 者 , 则 不 痛 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分类、鉴别、治疗和预后作了全面的论述。1. 痹证的分类: 病因:行痹、痛痹、着痹。 病位:肢体痹,肢体痹进而发展成脏腑痹。2.荣卫的性质和功能、荣卫之气与痹证的关系。3.热痹产生的机理。 4. 痹证病情与气候的关系。5. 本篇提出的针刺治疗原则,为后世所宗。 1.试述痹证概念,形成原因,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2.试述痹证分类及辨证要点。3.试述影响痹证的因素及临床意义。4.背诵:“风寒湿三气……湿气胜者为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课件_初中道德与法治_七年级全一册_中华民族大团结.pptx VIP
- h3cloud云学堂故障处理手册.pdf VIP
-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堂班八年级(上)选拔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GB50819-2013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pdf VIP
-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Weather》Part A PPT课件(第1课时) .ppt VIP
-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课件.ppt VIP
- 百冠公司成品仓库仓储货位优化研究.docx
- 2024光伏连接器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