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认同-义守大学
經濟全球化與儒家思想的認同
劉聿新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一、前 言
全球化的內涵是什麼,是中國所言「大同世界」,或是西方所建構的「烏托邦」(utopia),還是世界主義,還是由一強所獨霸的單極世界,莫衷一是,立論紛芸,全球化興起之初更與後現代(postmodernity)及後殖民(postcoloniality)等名詞混淆不清,甚至成為經濟強國勢力擴充的代名詞。東亞經濟的蓬勃發展,更賦於全球化不同的內涵,藉全球化的趨勢,使現代化的走尚由西化,後(post-)時代,走向重建(re-)時代,帶動了後發國家自身文化的認同。.
全球化內涵涉及的經濟層面遠多於其他面,就經濟層面而言,全球化所能達到的只是消除各國之間貿易障礙。障礙的消除並非意味著經濟的全面自由化,國家為能得到充分發展反而形成區域合作以對抗全球化的衝擊,這也是為何歷年WTO,G8,IMF等有關經济全球化會議的會場外都產生激烈抗爭,所爭的便是如何維護勞工權益;制止產品的傾銷;環保生態的均衡發展;自身文化的持續,以及國家主權的行使。
經濟全球化並非意味著國界的消失,也不是一個理想狀態(ideal type),最多是一個非整個的整體(an untotalizable totality),此整體理念來強化各國之間的關係,包括宗教與團體的關係,但各國仍具有明顯的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ies)。(註1)全球化並非意味著所謂的世界各地看起來都一樣,即使在今天,各國在宗教、社會階層及次級文化(subculture)的分歧,亦如往昔一樣嚴重,各國雖致力於現代化,並未喪失本身具有生活,文化及社會的特徵,只是由於科技的發展,各項訊息,貨物以及人民與體系可經由資訊系統使其與世界更為接近。(註2)就各國的發展情勢而言,如果全球化意味著是一無縫隙世界的結合體,每個人可平等參與經濟,顯然全球化並未產生。蓋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整合的經濟體,在可見的未來也不可能。同樣的,如果全球化僅意味著各個部分世界的結合,那所謂全球化也不是新玩意。(註3)
經濟的全球化,既非意味著經濟的世界主義,也非代表一新的世界霸主的獨霸一切,它代表的是一個新的經濟競爭,一個超越國界的競爭,而產生「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聲音。各國在超越國界的競爭中,為了生存及維護其自身的力量相繼結合新的經濟體以與其他強勢經濟體能相互競爭與制衡,所謂超越國界的世界組織諸如聯合國,IMF及WTO,它們僅是個仲裁者以使各國能在共同制定的遊戲規則,從事公平的競爭,並popular dimension of culture),這些文化比較容易觀察與表現,包括語言、及時間的定向(time orientation)使自己能適應環境,以確立其與自身關係的能力,空間的使用及宗教;第二為文化的主觀空間或各面,此可以內化其人格思想與作為,包含價值與態度。對多國公司的組織管理而言則包含:1.對權力的冷淡與接近,2.對無固定方式項目與行為問題解決採取迴避與積極的態度,3.為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4.採陽剛或陰柔方式。(註4) 就組織文化而言,則包含其成員分享的價值與信念,這些價值與信念影響到人、結構及控制系統而產生的行為規範,或我們在此組織的做事方式。以組織而言,組織文化能限制或使其目標更易達成。(註5) 或者界定為文化之一特殊團體人員所運作的整體行為模式(pattern)。由於他們文化的傳統,每一國家從事業企業的人員執行不同的企業活動,社會的文化含有各類不同的因素,對企業而言著重於語言、價值及態度,以及政治氣候的分歧。(註6) 此等解釋與文化人學家所界定的方式亦相近,文化至少包括三種不同層次的現象,即物質的工業產品,動態的顯示行為;心理的知識、態度、及一個社會之成員所共有的價值觀念。前二個層次的現象可劃分在一起,構成文化的顯示現象。第三個層次也就是心理的現象,構成文化的隱示現象。(註7) 任何文化,顯性的一面都是具體而實質的。至於隱示文化(社會成員的知識、態度和價值觀)只有從顯示文化中才能推知,它們是由顯示文化所造成的。(註8) 一跨國企業的組織管理者必須注重各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特性,當然包含顯示與隱示性的,也就足所謂的軟實力,方能有效地從事管理,以提升物(goods)與務(service)的品質。蓋文化整合具有協調的傾向(strain of consistency)。有關的協調如目標和思想、風俗私信仰、規範和行為都是存在文化體系之中。經由協調的過程而形成模式,使其具有特徵的目的。為了遵循這些目的,每一民族都致力加強它的經驗,且在此一需求的壓迫下,使龐雜的(neterogeneous)行為採取一比較協調的形式,文化整合就是一種過程,在此過程之中,文化體系固與時俱變,但它也維持著一種與前此相同的秩序,同時帶有創新(innovation),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47010-2017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高清版).pdf VIP
- 车辆风险预警方法、路侧控制单元及风险预警控制系统.pdf VIP
- 2025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docx VIP
- 密码学基础-密码学.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灯具安装技术交底1.docx VIP
- 乙烯三机:发展与未来.pptx VIP
- NB/T 47008-2017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密钥管理与密钥分配现代密码学.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遨游3D世界,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制作创意作品》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