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细胞形态学 内 容 横向比较 组织嗜碱细胞 组织嗜碱细胞 组织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淋巴细胞系统 4 原始淋巴细胞 原始淋巴细胞 幼淋巴细胞 幼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原始淋巴细胞 粗颗粒 各个系列细胞之间的比较 原始粒细胞 细砂样 淋巴细胞为 起伏的丘岭 原始单核细胞 细网状 幼红细胞的核为 打碎墨砚感 原始粒细胞 细砂样 原始淋巴细胞 粗颗粒 幼红细胞的核为 打碎墨砚感 原始单核细胞 细网状 淋巴细胞为 起伏的丘岭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浆细胞系统 5 原浆细胞 原浆细胞 幼浆细胞 幼浆细胞 浆细胞 浆细胞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巨核细胞系统 6 原始巨核细胞 各种形态的原始巨核细胞 幼巨核细胞 幼巨核细胞 颗粒型巨核细胞 颗粒型巨核细胞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裸核巨核细胞 血小板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其他细胞 6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红细胞系统 2 原始红细胞 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微核 小核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单核细胞系统 3 原始单核细胞 原始单核细胞 幼单核细胞 幼单核细胞 *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高占玺 概述 血细胞识别要点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内 容 第一部分 概 述 近年 现代细胞学 细胞化学 分子生物学 细胞遗传学 免疫学 组织活检 血液学研究 临床诊断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量与质的形态学改变,仍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准确、直观和可靠的指标,是任何先进仪器无法取代的。 概 述 血细胞形态学是临床工作中诊断血液病最基本、最常用的重要手段 正确诊断 临床资料 细胞学 大多数血液病 第二部分 血细胞识别要点 血细胞发育总览图 血细胞识别要点 刘志杰 按“核、质兼顾,以核为主”的原则。 1 核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个组蛋白颗粒,被链状DNA缠绕1 ?圈,连接成粒、线状。 2 血细胞识别要点 循“胞体-胞质-胞核-核仁”的次序,“由外向里”看 血细胞识别要点 血细胞发育形态变化规律 3 (1)血细胞的胞体成熟规律 (以红细胞为例) 大小:由大逐渐变小(巨核细胞相反,粒系早幼粒稍大) 外形: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红细胞始终呈圆形) (2)血细胞的胞核成熟规律 ●大小: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相反) ●核形:由圆变为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成熟红细胞无核) ●核位置:居中或偏位 ●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变粗糙密集, 着色由浅变深 ●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 ●核仁:从有到无 血细胞识别要点 RBC核为例 (3)血细胞的胞质成熟规律 ●量:由少到多 ●颜色:由深蓝变浅、变为红色 (成熟红细胞) ●颗粒: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到特异性 (4)胞核与胞质之比规律 一般由大变小 血细胞识别要点 RBC浆为例 第三部分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粒细胞系统 红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系统 淋巴细胞系统 浆细胞系统 巨核细胞系统 其他细胞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粒细胞系统 1 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的鉴别 原始粒细胞 I型 Ⅱ型 原始粒细胞I型 原始粒细胞Ⅱ型 早幼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中性中幼粒细胞 中性中幼粒细胞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中性晚幼粒细胞 中性晚幼粒细胞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