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代文学与文化-台大开放式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文学与文化-台大开放式课程

1949年,傅斯年來臺,任臺灣大學校長,他把五四的精神傳承至臺大,力求學術獨立、思想自由,使臺大成為一學風自由之學府。且臺、師大四六事件當時,政府當局派人闖進校園逮捕臺大師生,據聞傅校長對此深感不滿,親自找上國民黨高層人士,申明未經校長允許,當局不得擅入校園逮捕臺大師生,在當時高壓的政治環境中力保學生,如此風範令人感懷不已。圖為臺大校景與校徽。校徽的內容與象徵意義為:「一、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為立教之根本,修身之準則;二、傅鐘:作息定時,生活有序,俾聞聲惕厲,精進不已;三、椰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步康莊大道,養恢宏志氣。至若圖案中之梅花布局,藍白設色,及雷文邊緣,乃融合立國精神與文化傳統之精蘊,庶臺大人之三復斯義焉。」 (引述自臺灣大學網站.tw/about/emblem.htm) * 此為傅校長逝世經過。傅斯年雖然任職臺大校長不到兩年,但他留給了臺大許多豐富的精神遺產,將五四學風與精神傳承至臺灣學院。為感念傅斯年校長,臺大校園設有傅鐘,每次鐘響二十一下,因傅校長曾說過:「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另有希臘式建築的傅園,內有傅斯年衣冠塚與紀念碑。圖由左至右分別為傅鐘、傅園與校史館內的傅斯年紀念塑像。 * 在談完蔡元培、胡適、傅斯年等三位五四人物的重要事蹟與精神、意義之後,接下來的投影片要說明的是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的精神如何透過知識分子的渡海來臺將其薪傳至臺灣學院。本段文字節錄自白先勇〈 《現代文學》創立的時代背景及精神風貌〉 一文,對於當時的學院風氣與師長們的精神風貌多有描繪。 * 承上張投影片,透過白先勇的回憶,學生即可明白胡適、傅斯年等五四學人帶給臺灣青年的啟發,對於當時尚在學院中學習的青年學子而言,他們不僅是最好的導師,更是一種精神象徵,深深地濡染著他們年輕的心靈。《現代文學》的創立,乃至於臺大中文系系刊的命名,都不無傳承五四精神,向五四前賢致敬的意義。 * 本段文字節錄自劉紹銘〈《現代文學》發刊詞〉,透過這段文字,學生即可知曉《現代文學》創辦的初衷 。 * 承上所述,此亦為《現代文學》創辦的因由和宗旨。《現代文學》是1960年由白先勇(時就讀於臺大外文系三年級)所創辦的純文學刊物,主要成員尚有劉紹銘、王文興、陳若曦、葉維廉、李歐梵、歐陽子、柯慶明……等人,內容涵括各類體裁的創作和中、外文學理論、翻譯、評論文章,不僅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作家,也將現代主義引介至臺灣,具有重要的指標意義,可謂上承五四新青年的革新與進取精神,下開臺灣文學的新時代。以此作為本講之總結。 * * 新青年、新文化運動與臺灣 六○年代的《現代文學》 與臺灣文學新時代的開啟 「我們不想在『想當年』的癱瘓心理下過日子。我們 得承認落後,在新文學的界道上,我們雖不至一片空 白,但至少是荒涼的。……我們感於舊有的藝術形式 和風格不足以表現我們作為現代人的藝術情感。所以, 我們決定試驗,摸索和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我 們鼓勵青年作家誠實地試驗新形式,誠實,就是說形 式需與內容合為一體。……我們希望青年作家對 人生,對時代,具有真正的認識,尤其更需具備 獨創的看法。」      (劉紹銘〈《現代文學》發刊詞〉 )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來源:五四運動紀念館 /leaders/54yd/content.jsp?id=15106s_code=2103 到訪日期:2010/08/20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File:Cai_Yuanpei_2.jpg 到訪日期:2010/08/26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File:Hu_Shih_1930.jpg 到訪日期:2010/08/26 來源:中山大學校史 /zsdxxs/ms/9626.htm 到訪日期:2010/09/16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File:Liang_qichao.jpg 到訪日期:2010/08/26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zh-tw/File:%E9%B2%81%E8%BF%85lx.jpg 到訪日期:2010/08/26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zh-tw/File:Zhou_Zuoren.jpg 到訪日期:2010/08/26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zh-tw/File:Chen.jpg 到訪日期:2010/08/26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File:Cai_Yuanpei_3.jpg 到訪日期:2010/08/26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File:Hu_Shih_1917.jpg 到訪日期:2010/08/26 來源:鳳凰網 /program/kjbfz/200811/1129_1699_900209.shtml 到訪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