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一).docVIP

2009年高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高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一)

w.w.w.k.s.5.u.c.o.m 2009年高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一)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10分) 西江月 题溧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溧A.“问讯湖边春色杨柳丝丝拂面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 鲁 有 恶 者 其 父 出 而 见 商 咄 反 而 告 其 邻 曰 商 咄 不 若 吾 子 矣 且其 子 至 恶 也 商 咄 至 美 也 彼 以 至 美 不 如 至 恶 尤 乎 爱 也 故 知 美 之 恶 知 恶 之 美 然 后 能 知 美 恶 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g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 ①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 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2分) ②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后者 。(2分) ③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 析。(6分) 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12.①(2分)送别(离别) 杨柳 ②(2分)明快;低沉。(意思对即可) ③(6分)王诗以新奇的比喻,把无形的惜别之情比作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 (1分),从江北到江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边(1分),表现出对友人惜别之情深厚 (1分)。郑诗把原本无形无象的“离恨”,化为可以运载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仿佛画舸载着诗人的离恨驶向江南(1分),表现出离愁的深重(1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语文二模 第Ⅱ卷(共120分)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10分) 临高台 萧衍①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临 高 台 沈约②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注]①萧衍: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有集三十二卷。 ②沈约: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济县西)人,与萧衍同属“意陵八友”。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萧衍沈约二人同登一座高台,采用同一视角观望,同怀念远在洛阳的情人,诗中都有借景抒情的妙笔。 B.萧诗中,作者登高怀远,思念之切竟使眼前的丛莽幻化出一条通往洛阳的道路,延伸到远方的情人身边。 C.玉阶通常是古代淑女伫立凝望之所,萧衍用玉阶来暗示自己期望故情人同样满怀思念,为下文“共相忆”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D.两首诗的开头都用“望”字,但两人诗中的“望”字却不同解:萧诗中“望”字做仰望解,沈诗中“望”字却做远望解。 E.两首诗的结尾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情人的相思,这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也增加了诗歌的穿透力。 (2)同为登高怀人,两首诗歌的情感却有一定的差别。请你结合诗句谈一谈。(3分) (3)萧衍诗的前两句如何表现高台之“高”的?请从作品语言或者修辞方法中任选一角度,具体说明。(3分) 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语文二模参考答案 12.(1)AE(选对一项得2分) (2)答案示例:萧诗后四句,想象旧时情人也在思念着自己,高台再高、道途再远也不能阻隔他们的共同思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沈诗“所思”却不一定去指情人,后四句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难以排解的忧愁和无可奈何的情绪。(3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示例一:萧诗前两句连用两个“高”字,用最直白的语言,将高台的雄大气势展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示例二:萧诗首句用夸张手法写高台高耸入云,第二句再补充说明高台决然望 不到尽头,极言高台之高。(3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宣武区2009届高三第二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10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