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量:10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原始农业 B.个体农耕 C.千耦其耘 D.自然经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始农业属于生产部门,与方框中所要填写的农业经营方式不一致,故A项错误;男耕女织即个体农耕是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出现的,故B项错误;早期农业生产出现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不得不集体劳作,千耦其耘就是奴隶集体耕种方式,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2. 下列文献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中关键词“根本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判断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出现,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A反映的是诸侯割据争霸,礼崩乐坏;B反映的是早期农业刀耕火种;C反映的是原始医药出现;D项反映的是铁农具的出现与使用。因此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3. 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就没有再铸过 钱了。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白银资源丰富 B.铁钱数量充足
C.民间发行交子 D.战乱后经济萧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北宋初年,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成都出现和流通是铁钱铸造停止但市场仍然正常运转的原因,这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公元994年”、“公元1005年”、“成都”、“铸钱就停止”以及“没有出现钱荒”相吻合,所以答案C选项,A B D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商业·北宋的商品经济发展
4. 我国东南地区,江浙一带,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经济生产的转型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民间商业繁盛的局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目“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南宋时期苏湖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则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棉纺织业,可以说明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其他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依据。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的转型
5.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表明与唐初的“日中而市”不相符,所以排除D项。A项是无关项,C项是错误项,所以答案选择B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商业·市的发展
6.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封建政权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由“丝料分发机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赣州市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解析.doc
- 网康互联网控制网关方案.doc
- 地图数学模型原理结课作业.docx
- 江西省赣州市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
- 地基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地基基础综合练习平时作业及答案.doc
-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一中2015届高考物理冲刺试卷 含解析.doc
- 地基基础质量委托检测合同书.doc
-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doc
-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 含解析.doc
-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
-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doc
-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周测物理试卷(重点班) 含解析.doc
-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文科) 含解析.doc
-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doc
-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
- 羊群沟乡移民新村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doc
- 地理环境与学习心理关联性调查研究.doc
- 罗惠依魅力女性系列培训大纲.doc
-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综合能力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
-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16届高三化学二模试卷 含解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