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莲瑞穗舞鹤石阵遗址
《山海經》云:「蓬萊山在東海中,島上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其物禽獸盡白,宮闕以黃金銀做成。」日治時代研究台灣史的學者尾崎秀真斷定蓬萊山即為現在的台灣,並以早在四千二百年以前的夏朝時代,中國與台灣之間有文化交流,已知台灣盛產金銀。 1697年《番境補遺》寫道:「哆囉滿產金,淘沙出之,與雲南瓜子金相似,番人熔之成條,藏巨甕中。」 1873年《東瀛識略》云:「近日爭傳,山後尚有金銀銅鑛,謂西人望氣知,生番以貨易貨,不貴金寶,不解採險,外人又不敢及之,其誠其偽寞得面徵。」山後之金銀銅鑛,是指台東海岸山脈之金銀銅鑛。 17世紀初,西班牙神父亞蘭子滯留台灣北部時,曾稱台灣東海岸之哆囉滿,生產沙金頗多。哆囉滿西班牙語的原意是「閃閃發亮的地方」,就是黃金產地,或稱黃金河,指宜蘭與花蓮之間的海岸地區。 六、台灣是黃金古國 舉世聞名的台灣黃金河哆囉滿 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世界蒐奇》,曾提到有迦太基商人航行大海洋抵達一座蘊藏沙金的富庶島嶼──安提里亞。哥倫布探險新大陸目的之一,就是去驗證古地圖上安提里亞的真實性。由此可知,十五世紀歐洲人對大洋島的台灣充滿著淘金的興趣。 15世紀歐洲人對台灣充滿著淘金的興趣 1883年蘇格蘭作家史帝文生出版小說《金銀島》,描述一群人冒險找尋傳聞中的黃金寶藏之地──金銀島。雖然只是小說家的想像,但是在真實世界中,台灣就曾是歐洲探險家眼中的「金銀島」。幾百年來,懷抱著「黃金夢」而來尋寶的各國人士絡繹不絕,交織成一篇曲折刺激的黃金傳說。 金銀島 1995年南佛羅里達大學菲森教授著作《傳奇大洋島》,曾進行詳細考證。在1424年海圖上,安提里亞量得的長度約為五百公里、寬度約為二百公里,其形狀東北角海岸線形成尖狹的岬角,西北部海岸線則頗為平緩圓整,均與台灣島相似。根據他的四項論點:安提里亞的大小與形狀、主要河口、五大河川、海岸線特徵,並且蘊藏沙金,大都與台灣相同,又其西方的小島伊瑪那就是澎湖群島。他所下的結論:位於真實海洋中的安提里亞就是首見於西方地圖的太平洋島嶼──台灣。 學者著書述說蘊藏沙金的台灣 1424年繪製的海圖與現在台灣地圖的比較 台灣東部黃金河的發現 日治時代,1936年在整修立霧溪橋時,曾在橋邊的崇德部落挖掘出多達兩百多具的無名骨骸。這件震撼當年的「萬人塚」,當中有許多手臂、腿骨都比台灣各族群的人來得長,有些還找不到頭顱,還有許多淘金用具伴隨骨骸出土。由崇德部落「萬人塚」出土的骨骸,包括各種不同的人種,可以確認歐洲探險家眼中的「金銀島」就是台灣。 由出土的骨骸和淘金用具可以得知,他們都是清朝以前,陸續從海外抵達立霧溪口的歐美淘金客,或因為病故,或因為原住民德魯古人出草而埋屍異鄉。證明崇德產沙金,真是名聞中外。 崇德海灘就是淘金樂園,其沙金是從立霧溪上游的金鑛沖刷來的,以此可以得悉立霧溪上游擁有豐富的山金。立霧溪終年不斷把深山岩層中的金鑛刷洗出來,再隨著山洪爆發混在泥沙中流入太平洋。因此在水勢減緩的立霧溪口兩岸,以及立霧溪的沖積三角洲上,便沉積了豐富的沙金,也成為尋金人最便利的淘金去處。 立霧溪口三角洲實際上北起崇德,南達三棧溪口,可是因為洶湧的黑潮是由南往北流,因此這座三角洲的核心也被推擠到北端的崇德,所以沙金含量最豐富之處就在崇德最大的部落「得其黎」。淘金勝地就以「得其黎三角洲」來稱呼;西班牙語的哆囉滿就是此地。 1954年國民政府的礦產調查隊曾經在崇德試探藏金量,得知「得其黎三角洲」之土層厚1.2公尺,其下有5公尺之沙礫層,沙金即沉積於此砂礫層中,尤其是距離表土下二至三公尺處,蘊藏最豐富的樣區,每一公斤砂礫當中含有0.82公克沙金;即一公噸砂礫裡含有820公克黃金,真是嚇人的財富。難怪歐美淘金客遠渡重洋,不惜生命來到黃金島,在這個黃金河淘金。 現在有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會、陸發礦業公司、陸和礦業公司等單位在立霧溪口海岸繼續採礦淘金。 淘金勝地得其黎三角洲黃金蘊藏豐富 淘金勝地得其黎三角洲地圖 舊香蘭遺址有史前時代的黃金加工業 2003年間出土的台東縣太麻里舊香蘭遺址,位於台東縣太麻里海邊,面積大約二十公頃,距今一千九百年至二千二百年。台東舊香蘭遺址有史前時代的金屬工業,包括黃金加工業。從遺址文化層土方中篩洗出黃金殘留,包括四件厚約0.12毫米的金箔、一件直徑有0.37毫米的小金片及一件直徑約2毫米的小金珠,另外還有多件陶土夾雜碎金。這些黃金加工品證明距今二千年前,台灣先民已有黃金加工技術,冶煉黃金,並且有能力將溶解溫度提高到攝氏一千兩百度,這是台灣發現的冶煉黃金技術。由此黃金加工技術冶煉黃金,可以推論台灣是人人嚮往的黃金島。 舊香蘭遺址發現鑲在陶土的黃金珠 九分金瓜石的金銀礦 1349年元朝探險家汪大淵遊台灣,在《島夷誌略》記載:「琉求(即台灣),地勢盤穹,…地產沙金。」。「地產沙金」是在基隆河中游。 16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