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分析 “杜鹃”“白鹭”“鹧鸪”三意象的作用? 1.这三个意象都是古代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在现代诗中使用古典意象,使得诗歌有浓浓的古典味,还能引发读者沉入历史,又回到现实,能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2.杜鹃 在古典诗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如“杜鹃啼血猿哀鸣”。诗人在此用,也同样表达了咯血的意蕴,表现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 鹧鸪 在古诗中多以“行不得也哥哥”的声音出现,用来劝游子不要往前,还是回去的意思。诗人借“鹧鸪”以火发音,冒烟的啼声,来表现自己临近故乡的一种激动、热血沸腾及肝肠寸断的感觉。 白鹭 在古诗中以纯洁的形象出现,多寄寓安静、美好的意思,借白鹭表达自己思念大陆的赤子情怀,借白鹭折回表达自己回归不了的悲伤。 二、举例说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1.语言的陌生化就是用一些突破常规的搭配来完成联想的展开,意象的组接,诗意的塑造。语言陌生化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新奇感,常能取得一鸣惊人的效果,使超常的搭配震撼人心,回味无穷。 2.如形容乡愁,用风中乱发来形容,新奇却异常巧妙,读者不仅有强烈的画面感,还对心绪之乱有了切身的体会。如一座远山迎面飞来句,山成了敌人,故意要阻拦诗人望乡,比起一座山阻隔了我的视线而带来的痛苦不知道要强烈多少倍,而且这样写又使诗动起来。再如“冷雾”,泥土伸手可及,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明显不合常理,却又是异常真实地再现望远镜中的故乡再近,你也无法触及的悲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一、艾青的诗歌有着很强的画意,但又不仅停留在画面上,其诗往往流淌着深沉的情感,请对画意的形成和蕴含的情感作具体分析。 1.精心选择意象,以视觉意象为主。如雪、指爪、农夫、浪涛、河流、船、少妇、蜷伏的母亲、车轮、烽火、两臂等。 2.就意象本身来讲,以描写意象的视觉特征为主。既描写静态也描写动态。如悲哀的老妇,可写其神情、语言、声音,但抓住“寒冷的指爪”就显得突兀,令人警醒。还注重色彩的搭配,如夜、灯、雪。 3.注重意象之间的完美构图,使之组成一幅画。意境的形成与意象之间的构图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第7小节,雪夜、河流、油灯昏黄闪烁、乌篷船的剪影、浮现出一个蓬首垢面的少妇,不用多说什么就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悲。 4.即使是虚幻的情感也借用视觉感强的意象化出。如第5小节中“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句,读者在感受到诗人深沉的痛苦时也有强烈的视觉感受。 5.每一个意象都融入作者深沉的情感,有的是同情,如雪中的伸出指爪的老妇;有的是悲愤,如船中的少妇;有的是愤怒,如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这样的意象才有了一种巨大的张力,才会撼人心魄,让人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受到灵魂的洗礼,并产生出强烈的共鸣,激发起和作者一样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诗人所创作的《北方》、《鸟》都具有这样一种特点。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初 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节在诗中起何作用? 1.形成一种韵律,增强了诗歌的节奏,和音乐美。 2.使得诗歌前后贯通,文气畅通,一贯到底。 3.在复沓中,情感不断加深,既收到一唱三叹的效果,又使情感的积蓄在第四次出现达到顶点,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4.奠定了诗歌感情基调,使诗歌始终萦绕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中,让人无法挣脱。 憎恨 诗歌是讲究含蓄的,显豁的诗歌一般欠缺一点美感和回味,但这首诗也有不含蓄的地方,请对此特点进行分析。 1、借用意象来蕴藉作者情感,意象是读者进入诗境,把握作者跃动的脉搏的媒介。如群花、红雀、繁星等富有诗意的意象,就代表了种种美好事物和生活,但作者不说,让意象自己说话,读者只要诵读就能体会到美。 2、为了避免诗歌走向晦涩,又在意象的塑造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如三个“不问”“好久好久”“没有诗”“不是要写诗”,这些词语或短语体现作者的思想脉络。 3、为了使诗歌更趋精巧,又前后呼应,或者在直白的陈述中又开启读者的想象,化实为虚。如“诗”就是第一节中所描画的种种意境,而第二小节“诗”又让人想到“美好、希望、激情、活力”,再如最后一节,“不是要写诗”中的诗则又让人想到第一节所描画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说,是与第一节中的“诗”相照应的。而“革命史”三个字,又令人想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也就是说虽然是直白的陈述,但是在整个意境中,诗或隐或显,或明或暗,使得诗歌既有含蓄,又不过分晦涩。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这首诗采用了全体和个体两个视角,这两个视角的描写各有自己的作用,指出哪些是全体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