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演播室技术-杨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ONY的14bit 超级50i 机型HDC1580   全新采用Power HAD EX HD CCD( 220 万像素),具有目前高清摄像机最出色的性能。高达F11的灵敏度,有效减轻了夜晚体育转播时对灯光照度的要求。信噪比55dB,调制深度达到55%,有效降低了暗部画面噪波,使得高清晰的画面细节丰富,提供了更加通透的高清晰度图像画面。   HDC1580 包含了广播级高清摄像机行业中最先进的14bitA/D 转换器,使得由高性能CCD 拍摄的图像能够在处理过程中保持最高的准确度。高清晰度的14bit A/D 转换能够忠实的再现画面中亮到暗部区域的层次。有了这个14 位的A/D 转换器,摄像机能够真正在600%的动态范围内清晰的再现物体的亮度层次。真正保证了室外节目转播中高亮画面和暗部画面的完美重现。垂直拖尾的指标达到-135dB,无论在室外或者室内应用,都已经解决了垂直拖尾影响画面的问题。性能已经全面超越了以往的高清摄像机。   高清摄像机的景深浅,所以聚焦困难一直困扰着全世界的摄像师,Sony 针对聚焦问题开发的‘寻像器聚焦细节’功能,利用电路实时检测拍摄图像焦点的位置,并且叠加显示在寻像器图像上,让摄像师能够对焦点的位置一目了然。   E- 倍率(电子倍率)功能提供了数字的倍率功能,有效的解决了在体育转播中使用光学倍率镜的时候引起通光量减少需要增大光圈的问题,使得体育比赛时大倍率镜头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也使得箱式镜头的倍率效果进一步提高,如果使用100 倍镜头(带光学倍率镜)再配合E- 倍率功能,最高可达到400 倍的效果。   Sony 采用的光纤传输平台具有1.5G 的带宽,能够以4:2:2的全数字方式传输分量信号,同时使得摄像机到CCU 的距离可以最大扩展到3000 米。   通过MSU 和CNU 连接Sony 的S-BUS 网络系统,摄像机控制系统可选择系统中矩阵输出, 还可通过一根视频电缆传输系统中所有摄像机的Tally 信号,从而在大中型转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6.2 高清摄像机特有的精确对焦技术   起因:摄像师在拍摄高清节目期间,在小小寻像器里根本就看不出来是否精确对焦,因寻像器或小监视器线数太低。但当拍摄完了之后在大尺寸的监视器上回放,才可能发现这些不可再弥补的对焦错误。 无穷小点 光斑很小 光斑大,明显未对焦 焦点 成像点 SDTV寻像器 HDTV寻像器 6.2.1 中央放大(如:松下AG-HVX203A)   富士能于2004年推出全世界第一个广播级的自动对焦镜头(精确辅助聚焦的镜头,PRECISION FOCUS ASSIST SYSTEM)。从结构上说,它是在镜头内部装入了两组CCD,根据这两组CCD成像重合的偏差,达到最佳焦点,实现精确辅助聚焦功能。 6.2.2 镜头中加CCD,并借助图像处理技术 装有PF的ENG广角镜头HA13X4.5BRD-S28K 装有PF的EFP长焦镜头XA101X8.9BESM PF系统镜头在实际拍摄运用中的特性: 1、被摄体的距离越长,焦点距离越短,PF系统的调焦精度将会越好。在这样的拍摄条件下,即使对于高速移动的被摄体,也可发挥较高的跟踪性。 2、对比度高的被摄体,调焦精度也高。 3、系统的目的是辅助摄像师的自主调焦。为此,当偏离最佳焦距很大时,系统将判断摄像师的意图就是这样的,因而使PF系统自动停止。 4、要使PF系统再次动作的场合,需手动调焦至最佳焦距位置附近,或者,将镜头拉回最短焦后,再把镜头向长焦推去。这时,PF系统会自动地开始动作。 NHK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使用了“PF”镜头 6.3 高清录像机 D1 D2 D3 D5 Digital Betacam DV D9 DVCPRO Betacam-SX DVCAM MPEG IMX D6 HD-D5 DVCPRO HD P2 P2HD HDCAM HDCAM SR HDV XDCAM HD422   索尼公司于1986年推出了D1格式数字录像机,采用ITU-R BT.601标准的数字分量记录方式,3/4英寸盒式磁带,12个旋转磁头,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为13.5MHz,4路数字音频通道则采用48kHz取样,总的数据记录码率达到227Mb/s。   1988年,安培和索尼联合推出采用数字复合视频记录方式的D2格式数字录像机。也是3/4英寸磁带,由于直接对复合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所需的比特数少,因此D2格式数据记录码率低(大约为D1格式的一半),另外,D2录像机的带速还不到D1录像机的一半,使磁带的消耗量也比D1录像机大为减少。    1990年松下推出D3格式,仍是数字复合视频记录,但磁带减为1/2英寸。所用元器件数量和所需调整的部分均大大减少,带速进一步降低,因而可靠性比Dl、D2大为提高。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