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优化方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专题1 隐性考点2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ppt

2017优化方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专题1 隐性考点2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不同。 理由:第(1)句的句意是“事情有可以做却不可以说的”,由此可知,“而”应该解释为“连词,但是,却”,表转折关系。第(2)句,“独见”和“留意”都是陈述“圣人”的,一是圣人有独到的见解,一是圣人时刻留意。因此,这里的“而”是连词,表并列,译为“并”。 事情有可以做却不可以说的,也有可以说但不可以做的。有容易施行却难于成功的,也有难于成功且又容易失败的。这四方面的谋略,是只有圣人能认识而且留意的。 答案:不同。 理由:第(1)句,“何”是疑问代词,放在介词“在”之前,是宾语前置。“何在”即“在何”,“在哪里”。第(2)句,“何”也是疑问代词,放在介词“以”之前,同样是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众人派人远远地尾随在他的后面,道路很是偏僻遥远,(派去的人)记住了他的住所后返回。雪后天晴,众人去造访他,只见一间草屋,家里只有四面墙壁挺立。忽然看见米桶中有一个人,是先生的妻子,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坐在桶中。询问吕徽之先生在哪,回答说:“在溪流边上捕鱼。”才知道那人真是先生了。 答案:不同。 理由:第(1)句中的“也”字处于句末,是表判断的句末语气词,不译;第(2)句中的“也”字处于句中,是表舒缓语气的句中助词,不译。 叔孙通是薛县人。等项梁到了薛县,叔孙通便投靠了他。(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叔孙通就跟随了楚怀王。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去了,叔孙通便留下来侍奉项羽。 汉高帝二年(前205),汉王刘邦带领五个诸侯王攻进彭城,叔孙通就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叔孙通趁机跟了去并最终投靠了汉王。 等到武帝起兵,全部拿檀溪中的竹木装造为船舰,用茅草盖顶,都很快就完成了。大军将要出发,各位将领果然争夺船橹,吕僧珍就把先前预备好的船桨拿出来,每只船给两把,争抢的人才得以停息。 答案:不同。 理由:第(1)句中的“乃”在动词“出”之前,作状语,副词,译为“于是,就”;第(2)句中的“乃”在判断句中表示判断,动词,译为“是”。 答案:不同。 理由:第(1)句中的“适”作副词,译为“正好”;第(2)句中的“适”是动词,译为“享受、享有”。 曾经听说有个书生,本性狡猾,善于用诡计欺骗人。他就读的县学里的学官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那些学生稍有犯规,(学官)一定派人把犯规的学生抓来打一顿,决不赦免。有一天,这个书生正好违反了规定,学官派人紧急捉回他,他自己则坐在学府正堂上怒气冲冲地等待着。 一会儿,这个学生被抓来了,他久久地跪在地上,不说其他事情,只是说:“学生我偶然得到千金,正在处理,所以来迟了。” 答案:不同。 理由:第(1)句中的“与”是连词,译为“和,同”;第(2)句中的“与”是动词,译为“结交,亲附”。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互相对峙时,袁绍派人请求援助,刘表答应了,但没派兵去,也不增援曹操,想以此保全自己在江汉地区的势力,静观天下的变化。 一、“而”字用法辨析 (一)怎样辨析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1.意义辨析 “而”字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这三种关系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区别主要看前后连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且位置可以颠倒,是并列关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是承接关系;“地位”不平等,位置不可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 2.代入辨析 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和”,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可以把表这三种关系的意义项代入原句,检查一下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语境。 A C C B B (二)怎样辨析修饰、承接关系 1.意义辨析 “而”字连接的两部分大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修饰关系;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动作不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承接关系。 2.代入辨析 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于哪种关系。 B B A A A A B B 二、“以”字用法辨析 1.除了表原因,解作“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是连词,否则是介词。这叫“替换法”。 2.表原因,解作“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是连词;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是介词。这叫“搭配法”。 连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