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科学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科学技术.doc

第六章 科學技術 第一節 傳統科技的成就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說明傳統數學發展及其成就 1-1 認識傳統數學的源流發展 1-2 知悉中國歷代數學專家及其成就 2.說明傳統天文學的發展及其成就 2-1 認識傳統天文學的源流發展 2-2 知悉歷代天文學的發展成就 3.說明傳統醫學的成就 3-1 認識歷代醫學名著及其特色 3-2 了解唐代以後醫藥分科特色 3-3 知悉宋代以後傳染病醫學的重大成就 4.說明煉丹術的發展及其成就 4-1 認識中國歷代煉丹家及其名著 4-2 知悉歷史人物與煉丹故事的記載 4-3 明白中國煉丹派與西方煉金術的差異 4-4 知悉煉丹過程促使火藥的發明 5.說明傳統工藝的發明、成就和貢獻 5-1 認識中國四大發明的發明、發展與貢獻 5-2 了解中國絲織品與瓷器的發展成就 ? 壹、傳統數學的成就教學引導 中國數學發展甚早,老師可以課本所敘製成表格,以斷代方式講述各時期的發展與特色,先於先秦時期提及中國數字概念、表現數字的方式,然後再以歷代有代表性的數學著作來說明其成績。一個時代的文化成果,在於當代學家的努力,及前代學家的智慧累積,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宋元之際,這些高成就的發展,是有其接續性的,只是之後為何為中斷,則是老師可帶領學生思考的空間。 中國歷代的數學成就 ? 時 代 成 就 春秋戰國前 新石器時代的半坡遺址陶器與商代甲骨文留下數字資料 1.記數遵循十進位制 2.記數的用途是在記載戰爭俘獲敵人數目、殺掉敵人的數目、 獵獲得禽獸的數目、祭祀宰殺牲畜的數目、記日的日數 春秋戰國 發明算籌記數法 1.有十進位制及負數概念 2. 《周髀算經》 1.是中國最早有關數學的著作 2.其勾股定理比西方早六、七百年 秦 漢 1.中國第一部數學專著 2.中國最通行的數學教本 3.有算術、代數、幾何,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4.流傳到日本、朝鮮被定為教科書 魏晉南北朝 劉徽《九章算術注》 1.對 2.割圓術與極限觀念,開創圓周率新算法 祖沖之《綴術》 推測精密的圓周率,至小數點第六位數 宋 沈 括 秦九韶《數學九章》 高次方程式、方程組數值解法 元 郭守敬 高次招差法 朱世傑《四元玉鑑》 1.解四元高次聯立方程式,領先西方近五 2.在沈 3.第一位職業數學教育家,標誌中國代數學的最高水準 ? 陶器與甲骨文上的數字 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上有一些可能是代表數字的符號,如「〡」、「〢」、「〣」、「 」、「Ⅹ」、「十」等,在商代甲骨文也出現表示數目的字: 算籌的十進位記數 算籌是一種竹製小棒子,由東漢十四公分到隋代七公分,逐漸縮短以方便表現數字。中國並且早在春秋戰國就有十進位制,是世界上最早產生並確立完善「十進位」「以位置置值」的記數法國家。以「位置制記錄」的記數法比古巴比倫的六十進制、瑪雅人的二十進制、羅馬人的五至十進制以及埃及、希臘的十進非位置制優越得多。劉徽在此基礎上創造了十進小數,外國直到十四、十五世紀才出現十進小數,小數點直至十七世紀才開始使用。 ? 負數的概念與計算方法 數字有正、負之別,最先見於籌算。西漢就用赤籌表正,黑籌表負。或以三角截面之籌表正,矩形截面之籌表負。「正負數」一語始於《九章算術》:「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前者為正負數減法,後者為加法。其中還包含比較絕對值的意思。印度要到630年才首次提到負數。 《周髀算經》及「勾股定理」(又名「商高定理」) 《周髀算經》以對話一問一答的形式寫出。前一部分假托周公向商高學習算術的對話寫成,商高講解勾股定理和地面上的勾股測量,有「勾股各自乘,並而開方除之」、「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之語。後一部分是假托榮方向陳子請教時的對話寫出的,陳子︰「若求邪(斜)至日者,以日下為勾,日高為股,勾股各自乘,並而開方除之、得邪至日」,明確陳述勾股定理的內容。此書雖然被認為是西漢學者抬出周公用勾股測量天體,好宣揚「天圓地方」論調的著作。但若說勾股定理產生於周代,也非過分,因為夏禹治水時「左準繩,右規矩」的情形不全是傳說。 ? ? ? ? ? 《九章算術》的特點 成書約在西元50-100年間,系統總結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標誌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正式確立。全書以問題集形式編寫,分成九章,通常問完問題後,會列出求解的一般方法,古代數學著作多沿襲此一方式,唐宋政府明定為教科書,九章分別是: 1.方田:為田畝面積的計算,詳列分數之各種計算。 2.粟米:各種比例問題,尤其是各糧穀間的比例交換。 3.衰分:一些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4.少廣:由已知面積、體積,反求一邊寬廣多少,尚有開平方、立方的方法。 5.商功:計算立體形體積。 6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