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宋明理学.doc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格物致知”目的在明道德之善 影响:①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官方哲学 ②朱熹学术思想流传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学派” “心”为万物本原,“心”即“理”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求理只需进行内心的反省 陆王心学 背景:明中期后,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王阳明 特点:吸取佛教思想 主张:“心外无物”、“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重点精读】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正统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表现: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挑战。②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③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2.北宋初期,社会矛盾尖锐,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和混乱使伦理道德受破坏,统治阶级要求调整统治思想,重建伦理纲常。 3.经济文化的发展:①农业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②科技文化的进步(如印刷术);③宋代“重文”的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④书院讲学之风的盛行;这都为理学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对宋代理学思想的辩证评价 (1)积极方面:理学家们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品德,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理学家们致力于社会道德的教化工作,建立了生活秩序,诸如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怜贫恤寡、扶助乡里的社会道德,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宋代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精神,在这些方面显示了其积极作用。 (2)消极方面:理学的实质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的学说。宋代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化了小农经济的封建秩序,不少内容属于旧道德范畴,应当批判;“三纲五常”在理学推动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不利于向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另外,宋代理学作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在很多方面是不科学的。 三、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同 点 理学思想 “心”是万物的本原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通过外物求理”)“心即理”,“致良知”(通过内心的反省) 共 同 点 都 目的 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维护统治 都 影响 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②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关键点拨】 1.“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2. 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程朱理学是吸收了佛、道哲学思想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拓展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3)材料主要体现了朱熹的哪一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对此作简要解释。 (4)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5)材料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与朱熹相比,心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什么要求? 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 (4)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魏晋时期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儒学的困境是由于 ①佛教盛行 ②道家学说广泛传播 ③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④佛教代替儒教成为正统思想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