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会考分类
课标点: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会考试题:
(2009年春)
31.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线 B.是主观随意划分的
C.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 内部的性质绝对一致
32.我国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采用“高脚”式建筑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干燥 B.地表崎岖不平
C. 风俗习惯 D. 气候湿热
33.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土壤 ⑤植被
A.①② B.②⑤ C. ③④ D. ④⑤
(2009年夏)
36.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行政区 B.自然带 C.热量带 D.干湿地区
37.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东北民居墙体厚重 B.浙闽山区民居多为平顶
C.西北民居红墙碧瓦 D.江南水乡民居坐北朝南
读图8“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38~40题。
38.①、②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39.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水能、天然气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太阳能、水能
40.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010年夏)
35.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行政区 B.自然带 C.温度带 D.干湿地区
(2011年春)
33.长江中下游平原早期农业发展缓慢,后来成为“鱼米之乡”,是由于
A. 气候变干 B. 耕地面积变大
C. 生产力水平提高 D. 饮食结构变化
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2010年11月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召开。据此完成43~44题。
43.两届亚运会在不同月份召开,主要因为两地的
A.昼夜长短差异 B.气候差异 C.历史传统差异 D.经济差异
44.最能体现两城市地域文化差异的是
A.建筑风格 B.服装服饰 C.民族风俗 D.饮食习惯
(2011年夏)
35.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澳大利亚? ②热带草原?? ③松嫩平原 ④内蒙古自治区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2年春)
38.关于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①区域内部有相似性 ②区域划分指标单一
③区域有明确的界线 ④区域有不同的类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图8“中国局部图”,完成39~41题。
39.图中①~④四地
A.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大
B.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
C.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
D.海拔高度④地比①地高
40.①~④地中传统民居最注重通风和防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1.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热量 D.水分
(2012年夏)
读图8“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37~40题。
37.与乙地相比,甲地
A.地势起伏小 B.年降水量多?? ? C.冬季气温高?? D.森林覆盖率高
38.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 商品率高 B. 机械化水平高 C. 单位面积产量低 D. 水利工程量大
39.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