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孔孟两章之《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班级:高 一 (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 季氏将伐颛臾 授课时间 第 周星期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欧阳秋霞 审核人 复备人 学法
指导 诵读课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共同整理归纳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生通过对三组对话的理解,能总结孔子的观点;2.学生能掌握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的规律;3.学生能掌握本文重点文言词夫、是、而等含义。
过程与方法:1.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运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富于变化,叙事与议论结合,语言简洁,且多警策,很有说服力。2.熟记一些千古传诵的语句,如“既来之,则安之”,等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孔子对两种人的批判,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孔子的思想 【阅读初体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再次走近孔子:
1、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据文献说,“铎”大约起源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以木为舌者称为木铎,以金为舌者则称金铎;木铎为文,用以宣政布政;金铎为武,用以指挥军队。”、“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母亲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孔子品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安贫乐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直道而行
与人为善
《史记·孔子世家》最后司马迁这样评价孔子: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三.文学常识填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____篇。宋代朱熹把它与____、____、____合为四书。
整体感知。
本文记载的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可分三层,第一层对话阐述反对讨伐的三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对话指出学生没有尽职尽责;第三层对话正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阐述了孔子__________、反对武力征伐的仁政思想。颛臾( )( ) 冉有( ) 社稷( ) 虎兕( ) 出于柙( )相夫子(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了解大意。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虚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无乃尔是过与:
(3)何以伐为:龟玉毁于椟中:
(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7)则修文德以来之:词类活用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5.解释成语
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祸起萧墙
6.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特点,请在括号内注明特殊句式的类型。
无乃尔是过与?
译:
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译:
何以伐为?
译:
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译:
⑤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译:
⑥虎兕出于柙。( )
译:
⑦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译:
⑧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hotoshop2020平面设计实例教程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原卷.pdf
- 30题保险理赔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理科)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ppt VIP
- 航空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预习卡.pdf VIP
- 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劳动预备 课件(共两课时40张PPT).pptx VIP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