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doc
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
摘 要 大学从产生之初就是进行高深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场所,而其前提和本质在于学术自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大学的办学灵魂在众多诱惑前消失殆尽。如何挽救这一现状,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自身共同努力,建构体现着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为大学提供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逻辑起点 学术自由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02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from the beginning is the place to carry on the high knowledge teaching and the study activity, but its premise and the essence lies in the academic freedom.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the soul of the many temptations before the temptation to disappear. How to sa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government, the community and the school itself,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embodies the spirit of academic freedom, to provide an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freedom.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cademic freedom
1 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何以确定?检验逻辑起点是否科学,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逻辑起点必须是研究对象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2)逻辑起点必须与历史的起点相一致。(3)逻辑起点必须蕴涵着整个体系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①
何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我们暂且先沿着高等学校的职能和任务的历史变迁来找寻一下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自大学产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培养人才的使命,因此,人才培养职能是大学的第一项职能和任务,也即最基本的职能和任务。
直到19世纪初德国的威廉?洪堡以“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创办举世闻名的柏林大学起,大学的职能开始发生了第一次的历史性转变――科研职能逐渐开始成为大学的第二项职能。此时的西方大学纷纷掀起了学习柏林模式的高潮,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不再仅仅是“教”,大学学生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学”,他们之间围绕“研究”形成另一种互动关系:大学学生需要在大学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去独立地进行“研究”。②
1904年,“威斯康星计划”被提出,这项计划描绘成“把整个州交给大学”使威斯康星大学成为了“任何人可以学习任何东西的地方”,③这一计划的问世使美国的大学和社会之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和国家发展服务职能得以确立,大学边缘化状态得到缓解,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至此,大学的职能发生了第二次的历史性转变――服务社会职能成为了大学的第三项职能,大学主要进行的是知识的推广活动,逐渐将高深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显而易见,大学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高深知识”展开的。而最先进行的是围绕高深知识展开的教与学活动,那么我们姑且先假设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活动”,然后再来检验这一假设是否符合前述的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看其是否能够反映高等教育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与特征。考察历史亦或是认清现实,无论哪一所大学,教与学活动都是核心任务,且围绕“高深知识”展开。由此可见,“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活动”毫无例外地见诸任何办学形式、任何水平层次的高等学府。可以得出“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活动”是高等教育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符合第一个条件。
其次,看其是否与高等教育的历史起点相一致。如前所述,中世纪大学被视为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历史起点,当时大学的组织形式是师生群体以一定的方式联结在一起,集体探讨高深知识的行会,是仿照工商业行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学术团体。④故不难得出,高等学校是以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活动作为其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诞生。寻觅其历史轨迹,无论从数量到质量、还是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变化发展,但事实是:贯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