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3.4《锦瑟》 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4)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解析:选A。B项,“枉”应为“惘”;C项,“霄”应为“宵”;D项,“季”应为“纪”。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
解析:选D。“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千载谁堪伯仲间 B.山围故国周遭在
C.沧海月明珠有泪 D.犹及清明可到家
解析:选B。“故国”古义为“过去的都城”,而现在指:①历史悠久的国家;②祖国;③故乡。
4.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
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
解析:选B。运用了对偶和借喻的修辞格。
5.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
C.望帝春心托杜鹃 D.万里悲秋常作客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无 题(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烘托的手法。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夜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
.请简要分析颈联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赴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闹,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交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了“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这首诗的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三、语用创新
1.(原创)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毛泽东的《七绝·贾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