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2015.4.5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税收支持政策的思考综述.doc

(法制)2015.4.5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税收支持政策的思考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税收支持政策的思考 长江是我国水路交通的大动脉,也是连接东中西部经济联动发展的“黄金纽带”。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2014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出台了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此意见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及长江沿线执行税收政策反映的具体问题和政策诉求,探寻适合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挖掘长江黄金水道蕴含的巨大潜力。长江水运运载量大,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 ,年均流量9600亿立方米,河口航道水深10米,可通行五万吨海轮,相当于16条京广铁路的运输能力①。同时长江水运具有运输成本低、基本上不占用土地、无污染的天然优势。? (二)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推动沿江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幅提高服务业比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增强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城镇化发展机制,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 (三)有利于促进长江流域东中西部联动发展。一是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二是可以推动中部地区的迅速崛起。三是可以加快东部长三角地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②,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好服务。 (四)有利于带动长江流域沿江城市共同利益。一是将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是将促进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有助于长江流域形成综合交通节点性枢纽城市。三是将进一步促进长江沿岸港口功能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 (五)有利于发挥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建设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国家的经济合作,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水平。 (六)有利于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顺应自然,保育生态,强化长江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提高长江流域水质,显著改善长江生态环境。 总之,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旨在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二、纳税人对于长江沿线执行税收政策反映的具体问题和政策诉求 (一)纳税人的主要需求。一是税收政策应便于纳税人遵从。部分现行税收政策的内容过于原则,不易于纳税人理解,不方便纳税人具体执行。部分纳税人认为政策制度变化频繁,造成企业对税收政策的预期不确定,希望尽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税企沟通应更具针对性。多数企业认为税收宣传内容大多是税法基本条款,专业术语太多,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纳税人难以正确理解。一些企业希望税务机关定期通过纳税人学校、网上辅导、上门辅导等形式,开展分税种、分行业、分类别的专题辅导。三是办税流程应更加方便快捷。纳税人反映网上办税功能不完善,对网络发票、无纸化办税的呼声较高。希望优化办税业务流程,缩短办结时限,提高纳税申报、税务行政许可、减免税审批等办税效率。四是税收执法应更加公平公正。部分企业认为税收行政裁量权不够规范,希望税务机关能公开行政处罚范围和标准,公平对待所有纳税人,公正处理税务纳税税企争议。调查中企业反映多头评估检查现象较多,希望减少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频率,提高评估稽查质量。五是税务人员应更加专业。企业反映基层税务机关缺乏专家型人才,税务人员政策法律素质、税源管理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等需要提高。六是中介服务应更加规范。税务中介机构在税务咨询、涉税鉴证业务和会计核算方面的人才不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少数中介机构顺从企业不当要求,出具虚假的经济鉴证证明,反而增加了企业的税收风险。涉税软硬件服务商培训质量较差、故障保修反应速度慢、税控机价格偏高、服务态度差,希望税务机关加强对税务软件开发公司、税控机供应商等的管理。 (二)大企业的涉税需求。大企业涉及的行业和地区多,财务管理复杂,涉税事项较多,涉税诉求相对集中在个性化服务、高效管理和税收风险控制等方面。一是需要点对点、绿色通道式的个性化服务。大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