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中地理新课程——湖南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介绍.ppt

走进高中地理新课程——湖南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高中地理新课程——湖南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介绍

案例:从砍树人到种树人 建国之初,作为一名伐木工人,马永顺创造了国内手工伐木的最高记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当了34年伐木工人,共砍伐树木36000棵。1982年他退休后,由于长期读报学习,他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他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下决心向大山“还帐”。在16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共计种树46500棵。85岁的马永顺在2000年6月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的殊荣,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普为传颂。马永顺由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这说明了什么?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大海雀(1844年灭绝) 高加索野牛(1925年灭绝) 斑驴(1883年灭绝) 旅鸽(1914年灭绝) 马里恩象龟(1800年灭绝) 袋狼(1948年灭绝) 普氏野马(20世纪60年代灭绝) 新疆虎(1916年灭绝) 高鼻羚羊(20世纪60年代灭绝) 台湾云豹(1972年灭绝) 白头鹳(灭绝年代不详) 豚鹿(20世纪70年代灭绝) 镰翅鸡(2000年宣布灭绝) 冠麻鸭(20世纪中叶灭绝) 小齿灵猫(20世纪80年代灭绝) 直隶猕猴(20世纪80年代灭绝)   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1000倍。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坏,无控制的旅游,土壤、水、空气的污染,全球变暖等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引起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误入歧途一瞬间,积重难返上百年”   西安大雁塔,由于地下沉陷,大雁塔从16世纪初开始就向西北方向发生了倾斜,到1996年,大雁塔的倾斜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1010毫米,经过各级部门近10年的抢救,大雁塔倾斜的势头得到了遏止,但它现在的倾斜幅度依然超过了1米。   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超采所引发的地面沉降。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西安自古以来的水源结构就比较单一,到1995年,西安年用水量达到3亿立方米,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陕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寇宗武说:“西安采深层地下水最多要采到100米到300米,地下水位最深的下降了140多米。” * * “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制约”               马克思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四大区域水土流失很严重 ???   水利部26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显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东北黑土区、青海三江源头区和长江上游这四大区域水土流失状况非常严重,亟须加快防治步伐。   公报显示,青海三江源头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9.5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1%。长江上游部分省市的43个县,是山洪、滑坡等水土流失灾害发生最多、最频繁的地区,已查明直接威胁人口30人以上的泥石流沟303条。 土壤侵蚀危害 侵蚀区: 沟谷区: 下 游: 土层变薄,保蓄水能力下降,加剧旱情,易发山洪 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搁浅,行洪调洪蓄洪能力降低 洪峰流量减小而水位却上升。说明河道、湖泊淤积使河道湖泊调峰能力下降。 土地荒漠化 原因: 影响: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主要原因: 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 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农牧业减产,及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诱发地震 环境改变 生态破坏 修水利工程 瓦解人类生存 物种灭绝遗传多样性丧失 生态破坏 乱捕滥杀 加剧干旱和洪涝气象灾害频度 气候变暖 环境污染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加剧风沙、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 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加加剧 生态破坏 乱垦滥伐 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后果 环境问题 人类活动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区域性 全球性   隆冬时节,珠穆朗玛峰脚下绒布寺的僧尼拉来了满满一卡车羊粪。36岁的经师阿旺维色说:“天冷燃料充足,当然让人高兴,但我们更盼望下几场雪,让珠峰多一些雪山的味道。”        珠峰“颈部”“裙摆”不白了   冬日里的珠峰反倒没有大雪满山、冰川倾泻的风采,强烈的高空风吹走了珠峰“颈部”的一圈白色“围巾”,裸露出瘦骨嶙峋的青色岩石,尖尖的峰顶“雪帽”显得单薄而孤独,而珠峰“腰部”以下的“裙摆”则呈现一片赭黄色。“15年前,珠峰的冬天往往大雪封山。这两年夏天降水明显减少,冬天也几乎不下雪。”阿旺维色说。   从绒布寺南行8公里,来到离珠峰更近的登山大本营,也不见丝毫雪迹,反倒是一片片不长一根草的石丘沙坡横亘在眼前。“20年前我刚来绒布寺出家时,厚厚的雪线一直从珠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