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演变特征.doc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演变特征
摘要: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及其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较高,其中在1991~1993年间和2000~2004年间的增长速度较快;低收入人群的不平等程度更大,特别是农村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过慢、底部收入不平等状况比较严重;城乡因素和区域因素在居民收入中的作用明显,在2000年之后部门因素和教育程度在中高收入群体中的影响逐渐突出。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指数;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2-0027-04
The Evolution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Based on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Data
LIU Huihuang1,2,WU Wei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9;2.School of Business,Hunan City University,Yiyang 413000 )
Abstract: Using the CHNS data,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come inequalit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ome inequality become more severe,the degree of inequality increased rapidly in the years among 1991 to 1993 and 2000 to 2004;the inequality is greater in lowincome groups,especially the income growth of lowincome people in rural is too slow,the income inequality was more serious;it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urban and regional factors was obvious,after 2000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and job was more prominent in middle and high income groups.
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incomes;inequality index;quantile regression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较大变化,收入不平等程度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1]。从统计上看我国已经成为收入不均等状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收入不平等的持续存在并日益加剧将危及我国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质量。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吸引了大量学者的持续深入研究,为更好地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定量测算居民收入不平等十分重要。程永宏基于家庭人均收入计算了全国总体基尼系数,自1992年以来我国总体基尼系数一直大于或等于0.4,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0.4430和0.4418,大岛指数也分别达到11.3和11.1,大大超过公认的上限60[2];陈昌兵利用非等分组基尼系数公式首次较为完整地计算出全国21个省、市以及自治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城乡居民基尼系数[2];从整体上来看,各地区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但是基尼系数变动的动态表现形式各不相同[3]。
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较多,考虑到我国 “二元经济”的特征,很多文献都分析了城乡因素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影响因素[4],陈云也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作用最为显著,加快城市化发展能够缩小收入差距[5]。根据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伴随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民从农业转移到城市中的工商业等二、三产业,提高了农民工作的回报率和收益率,而通过城市化也能促进人际间的交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最终缩小我国的收入差距[6]。但是这就与目前观察到的事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收入不平等也在扩大相矛盾,尤其是衡量到的各类收入不平等指标,包括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都在扩大。针对这一现象,不少学者提出了可能的解释,教育文化、经济发展阶段等可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