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主要内容 1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2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重点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计划学时 2学时 1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原索动物的起源进化 环节动物假说 棘皮动物假说 低等脊索动物尾索类和头索类的原始祖先体内还没有坚硬的骨骼,所以不能在古代的地层中留下化石,因而给探求解决脊索动物起源问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近百年来,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材料来进行分析推断,曾有人提出过“环节动物说”(annelid theory),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但论据不足,少有说服力,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另外有人提出“棘皮动物说”(echinoderm theory),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祖先。此说根据半索动物的成体有接近于脊索动物的特点,而胚胎发育和幼体形态却和棘皮动物的极为相似,加以对肌肉的肌蛋白生化成分的分析(表21-1),可以说半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明显的共同点,均具肌酸(creatine),而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的肌蛋白中除含有肌酸外,尚含有精氨酸(ayginine),无脊椎动物的肌蛋白含精氨酸不含肌酸。故主张半索动物、棘皮动物与脊索动物源自共同祖先,由此共同祖先分为3支演化(图21-1):一个侧支进化为棘皮动物,这从近来发现的一类棘皮动物(Cothurnocystis)化石得到更好地证明,它们具一系列类似鲨鱼样的鳃裂,具肛后尾和一个背神经索,它们是一类用鳃裂滤食的动物,十分类似现代的原索动物(图21-2),另一侧支进化为半索动物;主干进化为脊索动物。并将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作为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之过渡类型。 英国生物学家加斯坦于1928年提出脊索动物幼体进化假说。 在探索脊椎动物起源问题时,联系类似尾索动物样的祖先与早期脊椎动物之间也有几条线索可循。在原索动物中,文昌鱼具有尾索动物与脊椎动物二者的特征, (1)它们的鳃裂像尾索动物,而它们的循环系统和按节分布的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均类似于脊椎动物,消化管中的内柱与脊椎动物的甲状腺同源,尤其是其胚胎发育的中胚层体腔囊的形成方式,在前14对体节的形成方式同于棘皮动物与半索动物,14对体节之后的中胚层是从一条独立的细胞带形成,这种方式又与脊椎动物是一致的。(2)文昌鱼的受精卵在卵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具明显的双层膜结构,这又与棘皮动物的海胆等相似,而不同于脊椎动物。但文昌鱼又是十分特化的动物,它们的脊索向前超过神经管,按节排列的肾管和生殖腺均与脊椎动物不同。因此,一般动物学者认为文昌鱼类不能代表脊椎动物的祖先。故文昌鱼类或许是脊索动物进化中离开主干的一个侧支,与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七鳃鳗生命周期中的幼体——沙隐虫(图21—3)也可提供联系原索动物与脊椎动物的一些证据,如它具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十分相似于尾索动物幼体和文昌鱼类。生活方式也与文昌鱼类极为相似,营钻沙生活,并用鳃裂和围鳃腔滤过取食。同时沙隐虫也有脊椎动物的肾、肝和胰,以及分节排列的肌肉。故沙隐虫不失为联系原索动物与脊椎动物很好的代表。 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 现存圆口纲的两个目迄今尚未找到化石。但在距今5.25亿年的古生代早期的奥陶纪(或寒武纪)、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地层中却发现了甲胄鱼类(Ostracodermi)的化石。这类鱼一般在体前部覆盖着盔甲样的外骨骼(例如鳞甲鱼和半环鱼等)(图21—4),和现存的圆口纲动物有许多共同特点,例如无上下颌,早期类型没有成对的附肢,有鳃笼和单鼻孔,嗅囊与鼻垂体囊相通,两眼间有小的松果体孔,内耳有两个半规管等,说明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甲胄鱼是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现代生存的圆口纲可能是甲胄鱼类的后裔。甲胄鱼是适应于向底栖生活发展的一支,而圆口类动物是适应半寄生或寄生生活的一支,这两类不一定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可能是来自共同的无颌类祖先。甲胄鱼到泥盆纪末即告绝灭,现生圆口类(盲鳗与七鳃鳗等)则留存至今,成为脊椎动物中特化的一群(图21—5)。 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鱼类是最低等的颌口类动物,鱼类的化石尽管已发现不少,但鱼类究竟从什么时候和什么动物演化而来的问题至今尚难确切回答,显然,从鳃弓进化出颌弓在鱼类进化中应是一个重要的进展。从化石材料看,在距今大约4亿年的泥盆纪,鱼类的主要类群均已出现,如棘鱼类、盾皮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但一般认为颌的出现和最早的鱼类的进化可以追溯到奥陶纪。 图21—6示鱼类的系统发生。根据化石分析,棘鱼类的数量较同时代的盾皮鱼类少,但棘鱼类生活的时间较盾皮鱼类更长些。棘鱼类可能出现于奥陶纪,化石发现于距今约4.5亿年的地层中,志留纪和泥盆纪时达高峰,绝灭于距今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根据棘鱼类具鲨鱼样的牙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澳大利亚定选编.ppt
- 23超声波疗法选编.ppt
- dl16肾功能衰竭11选编.ppt
-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4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13聚焦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选编.ppt
- 澳大利亚(Australia)英汉选编.ppt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编.ppt
- 23.鲁班和橹板选编.ppt
- dl14呼吸功能衰竭选编.ppt
- 奥赛辅导-无脊椎动物学选编.ppt
- 奥赛辅导(无脊椎动物)选编.ppt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