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权—生存权、工作权、受教育权.doc

第五章社会权—生存权、工作权、受教育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社会权—生存权、工作权、受教育权

第五章? 社會權—生存權、工作權、受教育權 在經濟生活中,因放任個人之自治,在自由競爭下,貧困勞動階級或經濟上、社會上屬於弱勢人民之生存權,遭受嚴重之威脅。於是國家為保障國民經濟之正常運作與貧困階級之福利,乃積極的藉由立法手段,企圖使人人達到實質上之平等,而形成社會權之概念。 我國憲法第十五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人民除可向國家要求其生存、工作及財產消極不受侵害之外,亦可要求國家機關積極作為,使其生存、工作及財產獲得保障。 一、生存權 內涵 生存權係指人民為維持其生存,得向國家要求予以扶助之權。簡言之,生存權係以保護、幫助在社會上、經濟上的弱勢者為主要內容。一般而言,生存權包括有一般保障、對生理上弱勢者的保障,以及改善國民生活之保障三種類型。 生存權又可細分為「生命權」與「生活權」。對於生命權的尊重,我國實務上仍有死刑存廢論、安樂死合法化與墮胎合法化等重大爭論問題。而生活權則是指如何使人民維持其最低度合於人性尊嚴之生活,以延續其生存之權利。故生存權,亦被稱之為「請求國家生存照顧之權利」。 規定 憲法第一百五十五條:「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人民之老弱殘廢,無力生活,及受非常災害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扶助與救濟。」 憲法第一百五十七條:「國家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 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七項:「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發展。」 大法官相關解釋:關於「死刑存廢」與「誣告反坐」 釋字第194號(1985/3/22):死刑並不違憲 本號解釋文:「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第五條第一項規定:販賣毒品者,處死刑,立法固嚴,惟係於戡亂時期,為肅清煙毒,以維護國家安全及社會秩序之必要而制定,與憲法第二十三條並無牴觸,亦無牴觸憲法第七條之可言。」 釋字第476號(1999/1/29):死刑並不違憲 本號解釋文摘錄—人民身體之自由與生存權應予保障,固為憲法第八條、第十五條所明定;惟國家刑罰權之實現,對於特定事項而以特別刑法規定特別之罪刑所為之規範,倘與憲法第二十三條所要求之目的正當性、手段必要性、限制妥當性符合,即無乖於比例原則…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四條第一項:「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刑者,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其中關於死刑、無期徒刑之法定刑規定,係本於特別法嚴禁毒害之目的而為之處罰,乃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及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無違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與憲法第十五條亦無牴觸。 釋字第551號(2002/11/22):「誣告反坐」之規定違憲 本號解釋文摘錄—人民身體之自由與生存權應予保障,為憲法第八條、第十五條所明定,國家為實現刑罰權,將特定事項以特別刑法規定特別之罪刑,其內容須符合目的正當性、手段必要性、限制妥當性,方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業經本院釋字第四七六號解釋闡釋在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栽贓誣陷或捏造證據誣告他人犯本條例之罪者,處以其所誣告之罪之刑」,未顧及行為人負擔刑事責任應以其行為本身之惡害程度予以非難評價之刑法原則,強調同害之原始報應刑思想,以所誣告罪名反坐,所採措置與欲達成目的及所需程度有失均衡;其責任與刑罰不相對應,罪刑未臻相當,與憲法第二十三條所定比例原則未盡相符。 二、工作權 內涵 工作權有兩項內涵: 人民有選擇適當工作及職業以維持生計之自由,屬「防禦權」之性質。 人民失業時,有請求國家給予適當就業機會,以維持其生活之權利,屬「受益權」之性質。 規定 憲法第一百五十二條:「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工作機會。」 憲法第一百五十三條:「國家為改良勞工及農民之生活,增進其生產技能,應制定保護勞工及農民之法律,實施保護勞工及農民之政策。」「婦女兒童從事勞動者,應按其年齡及身體狀態,予以特別之保護。」 憲法第一百五十四條:「勞資雙方應本協調合作原則,發展生產事業。勞資糾紛之調解與仲裁,以法律定之。」 「勞動基準法」、「兩性工作平等法」等。 限制 第一階段,針對執行職業方面:例如限制化工廠排放熱氣、規定計程車車身須為黃色,內部須有安全帶之裝置,由於執行職業不涉及人民是否可以選擇從事某一職業之問題,法律只要符合公益,立法者對人民就享有頗大之限制空間。 第二階段,針對選擇職業的主觀要件:這裡所說的主觀要件,係指個人選擇從事某一職業之前,本身應具備之某些專業能力獲資格,例如要當律師、醫師,必須要受某些教育訓練、必須通過考試等等。立法者只有在維護重要公共利益時,且有迫切必要時,才可以對職業設定資格限制,立法者對人民限制的空間較小。 第三階段,針對選擇職業的客觀要件:客觀條件之規定與從事職業之個人無關,而是受外在客觀因素之影響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