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8好校长杨钝.doc.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0128好校长杨钝.doc

好校长杨钝 办学37年义务培训千余名聋哑学生 被誉中国式莎莉文 39年前,儿子的意外失聪,让她与特殊教育结缘。她四处取经,自行研究出了一套独特的聋哑儿童康复方法。为了让更多孩子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1979年,她在借来的几间民房里,自费创办聋儿语言康复学校。37年来,学校先后免费收训聋哑儿童和其他语障儿童1000多名。千余名学生在她手把手的教育下,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开口说话,自食其力拥有事业,实现人生梦想。她是杨钝,陕西省榆林市聋儿语言康复学校校长,2015年9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这是一个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七旬老人的真实生活。老人的名字叫杨钝,是陕西省榆林市聋儿语言康复学校校长。她免费教聋哑儿童、智障儿童等残疾儿童37年。在学校里,她是保育员、管理员、理发师;但在1000多名聋哑孩子的心中,她更是好校长、好老师、好妈妈。 ??? 39年前,儿子的意外失聪,让杨钝与特殊教育结缘。为了让儿子恢复听力,她四处取经,自行研究出了一套独特的聋哑儿童康复方法。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1979年,她在借来的几间民房里,自费创办聋儿语言康复学校,弥补了榆林地区几十年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空白。37年来,学校先后免费收训聋哑儿童和其他语障儿童1000多名,累计培训家长师资100多名,从而使家庭学校林立各地。千余名学生,在她手把手的教育下,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开口说话,自食其力拥有自己的事业,实现了人生梦想。杨钝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式莎莉文”。 ??? 故事要从39年前的那场意外说起…… 1.为了失聪的儿子 她自学聋哑儿童康复方法   提起39年前的那场意外,杨钝依然满怀歉疚。儿子刘欣出生于1976年11月,两个半月后是春节,村子里的秧歌一直扭到了杨钝一家所住的院落群。“陕北人闹社火点的是一种铁壳的土制火药炮,很响,就和打雷一样。”杨钝说,秧歌扭起来的时候,儿子刘欣正在炕上睡觉,她自己忙着炸油糕、做年夜饭。但是近在咫尺的3声炮响之后,婴儿娇嫩的听觉神经被震坏了,刘欣从此失聪了。? 笑容里,洋溢着世间最真的情谊。图片来源:榆林文明网 37年来,杨老师一直以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图片来源:榆林文明网 人生的路,从写好一个“1”开始。图片来源:榆林文明网     杨钝在赵县待了3年,在这3年的时间里,她白天教学生,晚上便教其他老师和儿子学拼音、学说话。置身同是聋哑儿童的语言环境中,儿子的语言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治疗左耳也能听见了。    在此期间,杨钝接触了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聋哑儿童及家长,看尽了这些父母的苦泪心酸,了解了他们的共同心愿,并逐渐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聋哑儿童语言康复的教学方法,从而奠定了她日后的办学基础。   杨钝的学校以训练聋哑儿童开口说话为主,适当辅助一些手语、指语等,还教授聋哑儿童手语。杨钝说,幼儿是在无数次重复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说话的,聋哑儿童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杨钝的学生郭清,掌握不了“爸爸”的正确发音,为了让郭清真正掌握“爸爸”的正确发音,她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教,终于让孩子学会了叫“爸爸”。   目前,在校的学生常年保持在60-80人之间,其中最大的已经十八九岁,最小的仅有3岁,生活还需要家长陪护。大一点的孩子,靠老师照顾和同学们相互帮助,杨钝也希望借此告诉孩子们互助互爱的道理。 ?   建校以来,她虽是校长,却从未离开三尺讲台,一直坚持带班。她带的都是大班(一般为4人,最多不超8人),每班最少8人,多则20人。几十年下来,学校免费收训聋哑儿童和其他语障儿童1000多名。现在她虽然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了,但她仍然坚持带班带课,寒暑不辍,风雨无阻。 ?   最好的教师是家长。为了鼓励家长学习教育语障儿童的方法,杨钝在免费收训聋哑儿童的同时,也为广大家长敞开了培训大门,不收家长分文。截止目前,累计培训家长师资100多名,从而使家庭学校林立各地。   3.用爱为孩子的梦想护航 她古稀之年仍坚守讲台   凡是在杨钝学校读过书的孩子都说:“杨老师就是我们的妈妈,我们在学校就和在家里一样幸福。”在学生心中,她是位贴心的老师,更是位慈爱的妈妈。杨钝的女儿刘燕说:“我和弟弟从小就和学校里的聋哑儿童一起生活,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女。我记得,有一次学校的饭菜里有肉,我就用勺子往自己的饭碗里多盛了几片肉,恰巧被妈妈看到了,当时她并没有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训斥我,但是那顿饭她一口也没吃,她这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教育我。我心疼妈妈,同时我也明白我吃的肉多了,其他学生吃的肉就少了。” 满鬓含霜的杨钝在帮学生扎辫子、戴助听器。图片来源:榆林文明网   曾经有一位姓朱的学生刚到学校时,因为自身的原因,心理上有些扭曲,很难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为了发泄情绪,他把杨钝家人的衣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