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健康的标准.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九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节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健康的概念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健康的标准 1.有足够的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大事小事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适中 (三)意志健全 (四)人格统一完整 (五)自我意识正确 (六)人际关系和谐 (七)社会适应良好 (八)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人的心理健康又是动态变化的,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时间段内的特定状态,而不是固定的和永远不变的。 第二节 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三、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0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沃建中博士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公布了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的结果。 从总体来看,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都在5%以下。 二、影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家庭因素 3、社会环境 4、学校教育 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习和升学方面的心理问题 2.品行方面的心理问题 3.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 4.人际关系和青春期方面的心理问题 5.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焦虑症 恐怖症 强迫症 抑郁症 网络成瘾综合征 焦虑症 是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 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 矫正方法: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矫正。 恐怖症 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包括社交恐怖症、场所恐怖症、特定对象恐怖症 矫正方法:系统脱敏法 强迫症 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心理障碍,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严重者影响社会功能。 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矫正方法:森田疗法、暴露与阻止反应法 抑郁症 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有社会心理诱因,慢性起病,病程2年以上,生活受影响,有求治欲望。 临床表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自我评价降低,有社会退缩倾向,觉生活无意义,伴头痛、背痛等症状,有睡眠障碍,且晨重夜轻。 矫正方法:情感支持、鼓励活动、改变认知,服用抗抑郁药物缓解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征 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网络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从而引发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过度行为。临床上也叫病因性网络使用。 临床表现:上网行为、情绪状态、躯体症状 矫正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家庭疗法 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辅导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含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三个打鱼人 有三个“打鱼人”,聚在一个河潭边钓鱼,钓鱼时发现有人在上游被水冲进水潭挣扎着求救。于是救人……又一个被冲下来的人……又一个……三个打鱼人手忙脚乱,难以兼顾和应付。 此时,一个打鱼人离开现场去了上游,去劝说人们不要在这里游泳,并且在入水处插上木牌以示警告。可是仍有无视警告者被冲进水潭。 后来,一个打鱼人似乎醒悟了,他去做了另一项工作—教人们游泳,因为有了好的水性即使是被冲下深水或急流中,也能独立应付。 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治疗 (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