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的书斋B2L2.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书斋B2L2

第二課 我的書齋 壹、鍾理和簡介 筆名 江流、鍾錚、鍾堅、禾里 簡介 出身富裕,立志文學。 因婚姻不見容於當時,開始坎坷人生。 貧病交迫,筆耕不輟,至死仍不放棄,被稱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創作歷程 現存最早的作品是理髮匠的戀愛,完成於二十三歲。 旅居大陸期間即熱衷寫作。光復那年在北京發行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夾竹桃,內含夾竹桃桃、新生、游絲、薄芒。 大部分作品,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間完成。 民國四十五年,他以笠山農場獲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 國父誕辰紀念長篇小說獎後,「鍾理和」這三字才漸為人所知,但獲獎作品在他生前始終無法出版問世。 文學成就 鍾理和行文簡淨,刻劃細緻。作品中有山林原野景色之美,也有農村鄉居的濃情逸趣,擅長捕捉土地上的民情風物、生活故事,文字厚實而豐潤。他的作品多半取材自個人的生活、遭遇、故事,表現人性的尊嚴和高貴的靈魂,也表現了困苦境遇仍保有堅強勇毅的奮鬥精神。 作品中時時運用客家語彙,呈現客家生活細節,表現堅韌、樸實、溫厚的客家精神。 短篇小說是鍾理和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取材約有三類: 在中國 大陸生活的回憶和對臺灣人命運的感思,如門、白薯的悲哀。 個人的生活經驗,有濃厚的自傳色彩,如貧賤夫妻、復活。 農村、農民與鄉居生活,如故鄉、阿遠、菸樓、草坡上、蒼蠅。 評論: 彭瑞金?以文學為生命做見證的鍾理和集序:「鍾理和雖然也是跨越戰前戰後兩個世代的作家之一,不過不同的是,他沒有語言的隔閡和障礙,日據時代,他就是中文作家。」。 葉石濤?鍾理和評介:「他的生平猶如一闋令人眩暈懾服的交響樂;那是一首人性勝利的凱歌─一個孤獨的人,在狂風怒雨的滂沱傾瀉中與崎嶇坎坷的宿命搏鬥,終於獲得了堅定的信念、和平鎮靜的靈魂。」的確,即使有悲苦、抑鬱,也是輕描淡寫,鍾理和平和、從容地吐露真純的人性與悲憫的情懷。 陳映真?介紹第一部臺灣的鄉土文學作品集──推介雨一書:「鍾理和不止在臺灣開出第一朵花,更開出一枝最難得的花──臺灣的鄉土文學。在雨裡我們初次看見了臺灣的天空與農舍;在雨中我們初次感到臺灣人的愛、欲,和一切的感情和思想。」這幾乎是將鍾理和的作品視為「鄉土文學」的經典了。 貳、文學教室 一、鍾理和作品分期的風格與特色 時間 生活狀況 著名作品 內容特色 二十三歲前的作品 在臺求學經商 雨夜花(第一篇作品,已佚)、登大武山記、理髮匠的戀愛(現存最早的作品) 1.生活雜記 2.愛情故事 二十四至三十二歲,旅居中國 大陸時期的作品 流浪中國 大陸,生活困苦 夾竹桃(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在北京出版)、門(日記體小說)、白薯的悲哀 1.旅居中國的見聞 2.貧困生活的描寫 3.在大陸的臺灣人的苦悶心情 三十三至三十六歲 偕妻、子返臺,肺疾惡化,住院治療 「鯽魚、壁虎」、手術臺之前、竹頭庄、山火、草坡上、親家與山歌 1.病中心情 2.故鄉描述 三十七至四十六歲 次子夭折,貧病交加。後獲中華文藝獎金,參加文友通訊,在文壇聲名日起,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作品。去世 野茫茫(悼愛子立民)、笠山農場、我的書齋、奔逃、做田、原鄉人、復活 1.回憶夫妻生活的艱辛 2.表現對故鄉的熱愛 3.笠山農場是唯一的長篇小說 二、客家作家群像 作家 簡介 作品 吳濁流年本名吳建田。十六歲考進臺灣總督府北師範學校以臺灣人而言,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吳濁流漢詩,「鐵血詩人吳濁流」。吳濁流臺灣子弟在日本統治之下雖然極想上進,終歸無效的宿命。他經歷在兩個經濟與文化截然不同的時代亞細亞的孤兒水月泥沼中的金鯉魚 1911~1999年.本名劉榮宗出生於新竹 北埔出身寒村家世屬於小商人之子,身材瘦小且略帶口吃,個性內向不善交際。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得日本 改造雜誌第九屆懸賞小說佳作獎被稱為「中央文壇的彗星」、「臺灣的張赫宙」。堅持的正面生命尊嚴。鍾肇政「戰鼓聲中的歌者」形容龍瑛宗,歌堅毅地指出活下去的方向、溫柔地詠嘆人性之光輝,同時也撫慰人心。植有木瓜樹的小鎮以冷峻諷刺的手法,描寫殖民地臺灣的小知識子們在現實當中的掙扎、墮落、毀滅 1915~1960年.客家人,家裡是當地望族。年少時愛上同姓女工鍾台妹。因是同姓而遭到父母和社會習俗的反對。 鍾肇政 1925~。待人處世謙卑,又有火一般的熱情。戰後臺灣文學的領導者,創辦文友通訊、主編過臺灣文藝與民眾日報、並編輯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臺灣省青年文學叢書與臺灣作家全集,以伙伴精神提攜後進、鼓舞臺灣作家不遺餘力,而有臺灣文學之母的美稱。臺灣大河小說開創者,作品中富於理想主義、臺灣文史地理特色、英雄與女性人物形象,對當代文學創作有深遠的影響。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高山組曲八角塔下魯冰花怒濤本名李能棋,以筆名李喬發表小說,以另一筆名壹闡提發表論述。童年和少年時代都生活在與泰雅族居地接壤的偏僻山村。短篇小說是李喬文學的入門文類昇華解脫由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