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契约之订立与履行
* * * * * 低於法定標準之結清年資效力(二)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9年度勞上易字第50號民事判決:「…關於兩造於94年7月1日簽署之員工年資結清同意書,是否發 生結清被上訴人年資之效力? …查兩造固於94年7月1日簽 署員工年資結清同意書,依第2條約定:『甲方(即被上訴 人)同意自94年7月1日起,其原服務年資計18年2月,在新 制勞工退休金條例實施之前,即94年6月30日,接受雙方協 商之以該年資(包括薪資、加班費)18萬元完全結清... 』等語,依上開同意書約定之結算方式,係以被上訴人任職 於富麗時裝公司、及上訴人之工作年資,以18年2月計算, 而以每1年發給約1萬元之退休金,此已與勞動基準法第55條規定:應按勞工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給與兩個基數,於超過 15年之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給與1個基數不符;且上訴人每年以1萬元結清被上訴人之退休金,顯低於該條規定之給與 標準,亦有違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1條第3項規定,則上開同 意書結清年資之約定,自不利於被上訴人,尚不生結清被上訴人年資之效力。 」 明理法律事務所 * 訴訟中有關勞退新制提繳之請求 勞工保險條例第72條第1項後段規定:「勞工因此所受之損失,並應由投保單位依本條例規定之給付標準賠償之。」(未辦理投保手續);另短保部分則為同條第2項後段規定。適用情形:違法解僱訴訟期間內產生勞保給付事由(就業保險法38條有類似規定。)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31條:「雇主未依本條例之規定按月提繳或足額提繳勞工退休金,致勞工受有損害者,勞工得向雇主請求損害賠償。前項請求權,自勞工離職時起,因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違法解僱訴訟中,勞工原則上不能直接依上揭規定請求賠償「損害」(除非已符合請領條件)。只能請求雇主訴訟期間亦應按月提繳6%退休金,聲明可參臺灣士林地院98重勞訴12號判決主文「被告應將新臺幣xx元存入原告於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專戶。並自民國xx年x月x日起至原告復職之日止,按月提撥退休準備金新臺幣xx元,存入原告於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專戶。」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8年法律座談會民事第十四號提案問題(二)決議意旨) * 服務證明書 案例研討: 勞工A自甲公司離職後第七年為了新工作之需要,援引勞基法第十九條規定向甲公司要求發給服務證明書。甲公司以勞工A之相關人事資料業已逾勞基法第七條第二項之勞工名卡五年保管期限,已經銷毀為由予以拒絕。勞工A認為其服務證明書之請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為十五年,主張甲公司仍有發給義務,並於請領得勞保局發給之勞工保險投保資料卡(此項資料永久保存)後,要求甲公司依該勞保投保卡上之資料記載(加、退保日期、退保時之投保薪資數額)製作並發給離職證明書。此一請求有無理由? 討論事項: 1、服務證明書請求權時效期間 2、開立服務證明書之費用 3、服務證明書之記載事項 4、應勞工要求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之效力 5、以勞工取得前雇主發給離職證明書作為報到任職之先決條件 6、機師之飛行時數證明(含機場出入証) 7、其他相關問題(被違法解僱勞工申請離職證明、保險業務員重複登錄禁止) * 明理法律事務所 問與答… 課程結束! 謝謝各位的參與暨指教。 本課程資料來源出自於明理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金泉律師之相關著作與協助,特此申謝。 明理法律事務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勞工被迫辭職(一) 所謂勞工被迫辭職是指勞工本於勞基法第14條第1項各款之事由,不經預告即時通知終止勞動契約之意。且依本條款終止勞動契約者,勞工得準用勞基法第17條規定要求雇主給付資遣費。 勞基法第14條第一項各款事由分別為「一 雇主於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之意思表示,使勞工誤信而有受損害之虞者。二 雇主、雇主家屬、雇主代理人對於勞工,實施暴行或有重大侮辱之行為者。三 契約所訂之工作,對於勞工健康有危害之虞,經通知雇主改善而無效果者。四 雇主、雇主代理人或其他勞工患有惡性傳染病,有傳染之虞者。五 雇主不依勞動契約給付工作報酬,或對於按件計酬之勞工不供給充分之工作者。六 雇主違反勞動契約或勞工法令,致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者。」等共六款。 明理法律事務所 * 續上頁 前述六款被迫辭職事由,多與與勞基法第12條第1項各款懲戒事由相對應;本於第(1)款雇主在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意思表示使勞工誤信而有受損害之虞之事由而終止者,實務上極為罕見;第(2)款重大侮辱部分,實務判決多以雇主或雇主代理人怒罵員工粗話、貶損人格話語等、構成該款被迫辭職事由;請參彰化地院98年勞訴字第19號判決,該案總經理怒罵員工「幹,死木頭,你們這些垃圾,說你們垃圾不過份,…」構成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2款重大侮辱,後經上級法院即臺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維持原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