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颅内高压综合征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颅内高压综合征概要

颅内高压综合征 北京儿童医院 颅内压(intracrnaial Pressure,ICP)为颅腔内容物所产生的压力,颅腔内容物包括脑、脑膜、颅内血管(约占7%)、脑脊液(约占10% )以及病损物,如血肿、肿瘤等。颅骨坚硬、颅腔容积固定,其中任一部分容积增加必然导致其余部分容积减少,以维持颅内压恒定。脑及脑膜不易压缩,为维持脑功能,脑血流量亦相对恒定,因而脑脊液最早发生变化,被挤向椎管,但其伸缩性有限,全颅腔的代偿空间仅8%~15%,如超过此代偿能力,即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颅内高压综合征,导致脑缺血缺氧,严重时颅腔内容物因受压变形,部分脑组织移位,造成脑血流中断、脑疝等严重后果。 颅内压与颅腔内容物的容积关系密切,但并不成正比。如Langfitt容量压力曲线所示,颅内压正常或轻度增高时,由于颅腔存在一定的顺应性,容积改变对颅压影响不大。而当颅压明显增高是,容积容积轻度增减,即可使颅内压明显升高或降低。 颅内压高低直接影响脑血流量(Cerbral Blood Flow,CBF)。而CBF与脑灌注压( Cer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及脑血管和阻力( Cerbral Vascular Resistance,CVR)关系密切。表示三者关系的公式 为:CBF ∝ CPP/CVR 。 CPP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nal Pressurs,MAP)与平均颅内压( Mean Intraornial Arterial Pressure,MICP)之差。颅内压过高可使CPP明显减低,CBF也相应减少。因此维持一定脑灌注压,须以正常血压与颅内压为前提。当脑组织未受损害时,CPP为5.33~6.67KPa(40~50mmHg),足以维持正常CBF。血压下降时,由于闹血管自动调节,CBF仍可维持正常范围,但当血压 < 6.67KPa( 50mmHg )时,CBF则减少。此外CBF亦与心功能与血液粘稠度有关。 脑水肿直接造成颅内容物增加;导致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有进一步使血脑屏障功能,脑细胞代谢及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又可加重脑水肿。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颅压正常值各家报告不一,依测压条件以及测压时小儿状态而异。新生儿0.098~0.19KPa(10~20mmH2O),婴儿0.294~0.784KPa(30~80mmH2O),幼儿0.392~1.47KPa(40~150mmH2O),年长儿0.588~1.76KPa(60~80mmH2O). 一般认为颅压1.47~ 1.76KPa(11~20mmHg)为轻度增高;2.80~5.33KPa(21~40mmHg)为中度增高;>5.33KPa(40mmHg)为重度增高。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脑水肿是小儿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脑水肿指脑实质液体增加而引起的脑容积增加,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内源性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液体可蓄积在脑细胞内与细胞间。引起脑水肿的原因为: ⒈急性感染 颅内与全身感染(如中毒性痢疾、重症肺炎、败血症、暴发性肝炎等)24小时后即可发生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⒉ 缺氧 颅脑损伤、窒息、心搏骤停、休克、癫痫持续状态、一氧化碳中毒、严重心力衰竭等均可发生脑水肿。 ⒊ 中毒 如铅或其它重金属、食物(白果)、农药(如有机磷)、兽用药(如硝氯酚)、酒精,药物(苯巴比妥钠、四环素、维生素A)等。 ⒋ 水电解质紊乱 低钠、水中毒、酸中毒。 ⒌ 其它 高血压脑病、瑞氏综合征、输液输血反应、突然停止使用激素及脑型白血病等。 其它引起颅内高压的原因尚有颅腔狭小,颅内占位性病变(常伴病灶周围脑水肿)、颅内出血、脑脊液分泌过多、吸收障碍、流通阻塞、颈静脉回流受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临床表现 小儿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颅压增高的病因、发展速度及有无占位性病变,以及病变所在部位有关。 ㈠ 剧烈头痛 颅内高压时的剧烈头痛系因脑膜、血管或神经受压、牵扯以及炎症刺激引起,常为弥漫性、持续性清晨较重。可因咳嗽、用力、体前屈、大量输液而加剧。婴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有时拍打头部。 ㈡ 喷射性呕吐 因颅内高压刺激第四脑室底部及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呕吐与饮食无关,不伴恶心。婴幼儿无其它诱因的频繁呕吐,多提示第四脑室或后颅凹存在占位性病变。 临床表现 ㈢ 意识障碍迅速出现并加深 大脑皮层广泛损害及脑干上行网壮结构受累,使患者不能维持觉醒状态,而出现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并有迅速加深倾向,短期内可出现昏迷,常伴躁动或狂躁。 ㈣ 体温调节及循环障碍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累,肌张力增高造成产热增加;以及交感神经麻痹,泌汗功能减弱等,使体表散热不良,引起高热或过高热。此时因加压反应,周围血管收缩,皮肤及面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