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省八市重点中高2017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docxVIP

河南省八市重点中高2017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八市重点中高2017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2.《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 A.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3.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且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干政府评价4.《札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 A.敬畏神灵 B.尊宗敬祖C.以农立国 D.经济落后5.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省份时代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国2101111332晋4122312南北朝138421321232244151812442029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C.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 D.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6.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方气候差异 B.人口增长的需求C.殖民活动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7.下面是对某一政府部门职权范围的描述:“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 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与此政府部门设立有关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9.为了苟延残喘,“满族朝廷”作了一些三心二意、肤浅的宪政改革;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革命成了国家的唯一希望。材料认为 A.戊戌变法失败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辛亥革命获得了社会各阶层支持 D.宪政改革加速了清朝灭亡进程10.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 A.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 B.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 C.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 D.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11.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上提出:“我们无产阶级有我们自己阶级的利益,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不过得着一些自由与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如果无产阶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强固,这第二步奋斗是能跟着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即刻成功的。”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指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 B.体现了马列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 C.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D.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12.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