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5.38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
【阶段特征】 本单元围绕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主要从学习西方思想及科技文化发展方面叙述了这一发展历程。 1.鸦片战争之后,西学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不断加深,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思想的过程,向西方学习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国人的思想逐渐解放。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新中国成立后,科教文化事业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科教文化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教文化事业遭遇挫折;改革开放后,中国努力追赶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科教文化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纵横整合】 一、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特点 1.历程: 时 期 特 征 表 现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 时 期 特 征 表 现 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从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层面,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治,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历程 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2.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主要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二、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 1.第一种,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香花”和“毒草”当成政治问题。毛泽东承认,在各 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派,许多家。可他又讲,就世界 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 产阶级一家。……这“百家”里头,按其性质分类,可 以分为“两家争鸣”。这表明,他是带着强烈的阶级观 点看待“百家争鸣”的。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科学 文化方面的学术争论,最后往往被扣上“政治帽子”和 “哲学帽子”,或者是“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的”,或者是“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 ——包新旺《“双百”方针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意义 ——纪念“双百”方针提出50周年》 【解读】材料主要论述了“双百”方针未得到落实的原因及教训。从材料看,作者认为毛泽东是“双百”方针的提出者,也是改变阐释,导致“双百”方针没有得到正确贯彻的制造者。毛泽东对“双百”方针的内涵阐释不足,且用阶级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从而导致了“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犯了“左”倾错误,给我国的学术、文艺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考点三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主干回顾】 一、奠基 1.措施: (1)改方向:建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定方针:确定了_________的教育方针。 (3)建制度:建立全日制学校教育、_________的学校教育制度。 全面发展 半工半读 2.成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_____________,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国民教育体系 二、挫折 1.表现: (1)“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师生被卷入“_______”、 批“走资派”活动中,教育一片混乱。 (2)1966年夏,_________被废止。70年代初,高校开始 招收“工农兵学员”。 2.危害:大学教育水平下降,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 _________大大下降。 扫四旧 高考制度 文化素质 三、复兴 1.措施: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 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提出“_________” 的方针。 三个面向 【特别提醒】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30年中国六氟磷酸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防护工程之三维网植被护坡(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VIP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中铁一成本[2015]623号).doc
- 机械打眼开炸石方(附施工图解、造价编制).pdf VIP
- 路基土石方(借土填方)(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VIP
- 2023扬州龙川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交通安全设施之交通标志(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VIP
- 路基土石方之填挖交界(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VIP
- 2纵横造价实战--抛石挤淤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 2024《我的阿勒泰》作品简介PPT课件(精品).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