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创新设计》浙江政治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20讲 辩证唯物论.ppt

2017版《创新设计》浙江政治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20讲 辩证唯物论.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版《创新设计》浙江政治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20讲 辩证唯物论

【例1】 (判断题)(2015·新课标Ⅰ卷,21)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 解析 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方面,要注意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另一方面,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有,意识的作用再大,也不能夸大为决定性作用。 答案 F 【例2】 (2016·新课标Ⅲ卷,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这表明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意识的变化源于客观实际的变化,答案为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变化,①错误;③是颠倒物质与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 C [训练题组] 1.(判断题)(2016·浙江4月学考)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答案 F 2.(2016·新课标Ⅱ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遵循利用规律用兵的体现,答案为B;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②错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重要但非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 答案 B 对点演练 易错防范 对接题型 第20讲 辩证唯物论 [考纲解读] 考点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目标解读 世界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a 识记物质的含义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正确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 准确把握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c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 正确理解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 b 理解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 b 把握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 举例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 考向1 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a) 1.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缩小它的面积,这说明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B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C项错误,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志,只有人才有意志。 答案 D 考向2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解析 引文文意是“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说明事物是永恒运动的,即A项。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文意没有表达这种方向性,B项应排除;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项错误;引文主旨并非物质与运动的关系,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这道古诗所蕴涵的哲理主要有(  )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C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