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北省襄阳市2105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试题.docVIP

湖北省襄阳市2105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襄阳市2105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2015年襄阳中考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1.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12.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行省制 B.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邓世昌 1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该组织的成立顺应了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政治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 16.欧洲殖民国家经营“三角贸易”的罪恶行径是 A.贩卖印地安人到非洲 B.贩卖印地安人到欧洲 C.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 D.贩卖亚洲黄种人到欧洲 1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蒸汽机技术的成熟 B.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 1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发表 B.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十月革命胜利 19.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于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20.打破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兴起 C.工业革命完成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非选择题(主观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第1题5分,第2题6分,第3题6分,第4题8分,第5题7分,第6题8分) 32.【盛世篇:品勤俭帝王】(5分) 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两个盛世的描述?(2分) 材料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请你从西汉和唐朝历史中,分别举出一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要求有具体皇帝和具体事例)(2分) (3)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1分) 33.【抗争篇:识人类良知】(6分)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2分)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1分)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1分)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1分) 【守住良知】 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1分) 34.【开放篇:筑“一带一路”】(6分)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 【古代沟通】 材料一: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 (1分)其开拓者是谁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