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爱莲说
十、愛蓮說
一、生平事蹟
周敦頤,原名敦實,因避宋英宗(名宗實)諱改名敦頤。父親周輔成為進士出身,官至縣令。周敦頤十五歲時喪父,隨母入京師,由舅父龍圖閣大學士鄭向撫養、栽培。周敦頤從小愛讀書,頗負盛名,時人讚譽他「志趣高遠,博學力行,有古人之風」。周敦頤最愛廬山的美景,曾建書堂於廬山之麓,堂前有一溪,以家鄉營道之水名「濂溪」命名,書堂因而取名為「濂溪書堂」,晚年定居於此,後人因此稱為「濂溪先生」,稱其思想為「濂學」。
二、政治生涯
周敦頤天資聰穎,又汲汲好學,二十歲以舅父的蔭澤出身,試作主簿,二十四歲被任命為洪州府寧縣主簿,其後又擔任洪州分寧縣主簿、南安軍司理參軍、桂陽和南昌縣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廣南東路判官、提點刑獄等,均有治績。
周敦頤在政治上主要是做司法工作,他依法治事,反對趨勢枉法,作風精細嚴毅,任職期間盡心盡力,深得民心。二十四歲剛到分寧縣時,有件久懸不決的訟案,經他一次審問,便立刻斷疑判決,當地居民都驚嘆說:「連老官吏都不如他。」
又有一次,南安有個獄囚,罪不至死,但轉運使王逵執意要他死,眾官雖覺不妥,也不敢出言得罪,唯有周敦頤據理力爭,不惜罷官,才讓囚犯免於一死。
縱觀周敦頤的政治生涯,做了三十年的地方官,雖不顯達,卻頗受稱道。黃庭堅曾推崇他,「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廉於取名而銳於求志,薄於徼福而厚於得民,菲於奉身而燕及煢嫠,陋於希世而尚友千古。」(光風霽月:比喻
人的胸懷坦蕩,品格高潔。徼福:祈福、求福。徼,音ㄐㄧㄠ。菲:音ㄈㄟˇ,微薄。煢嫠:音ㄑㄩㄥˊ ㄌㄧˊ,指孤寡之人。煢,孤獨、孤單。嫠,寡婦。希:渴望、懇求。)意思是說:其人品格高潔,胸懷坦蕩,如雨過天晴後的明淨景象,不貪圖獲取名聲而銳意實現理想,淡於追求福祿而重視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讓孤寡獲得安樂,不善於迎合世俗而重視與古人為友。
周敦頤的任所寄鄉關故舊詩,也印證了黃庭堅對他的評價:「老子生來骨性寒,宦情不改舊儒酸。停杯厭飲香醪味,舉箸常餐淡菜盤。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贏得夢魂安。故人欲問吾何況,為道舂陵只一般。」(此詩原注:先生遷尚書虞部員外郎,復任永州通判,仲章姪至任歸,有詩與之云。醪:音ㄌㄠˊ,混含渣滓的濁酒。這首詩是周敦頤五十歲在永州做通判官時寄給家鄉族人的自況詩。從詩中既表明了自己耿介的品性,也說明了自己為官的態度。雖然做官多年,並未改變自己的儒士本性和對聖人之道的執著追求,一直過著亦官亦儒的生活。另可看出,周敦頤在物質生活上並不寬裕。)
三、人倫師表
周敦頤知識十分廣泛,能博採眾家之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之言。他的哲學思想以儒學為主,兼採佛學與道家思想的精華,逐漸成為新儒學,並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統治地位。
除在思想上的創見外,周敦頤的人品也正如他喜愛的蓮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因而感動許多人來向他學習、討教,其中較著名的有:程顥、程頤兩兄弟。程頤年少時因聽了周敦頤講道,而厭倦仕途,立志要學習和探索儒家如何為聖王的道。此外,王安石遇到他曾「語連日夜」,「退而精思,至忘寢食」,由此可知其對人影響甚深。
周敦頤是首位起來闡發心性義理之學的人,他承衰起弊,
讓中斷千年的中華文化重放光明。他撰寫的太極圖說與通書都是中國學術史上燦爛的一頁。儘管理學家的學問比較玄,不易了解,但是他們心口如一,追求道德完美的精神,深受後人景仰,而周敦頤更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範。南宋時許多地方開始建立周敦頤的祠堂,人們甚至把他推崇到與孔孟相當的地位,帝王們也因此尊他為人倫師表。
四、獨愛蓮花
周敦頤為什麼單單選擇蓮花作為君子的象徵呢?他所稱道的君子又是什麼樣的人呢?這似乎能從他的理學思想中找出答案。周氏理學思想是道家思想與傳統儒家思想及佛家思想的混合。蓮花與佛教有密切的關係。如來之佛座,即作蓮花形,稱「蓮臺」。佛氏言性,也多以蓮為比。佛教思想的影響應該說是周敦頤愛蓮的一個重要原因。周敦頤的道德論也吸收了佛道二家的思想,所不同者,他主張積極入世,入世又不受塵世汙染,就能夠成為君子。了解此點,便不難理解文中作者何以流露對陶淵明不肯苟同的態度。
1.文體︰論說文。
2.開頭:冒題法。(又名「埋兵伏將法」)
3.結尾:要點歸結法。
4.主旨:藉蓮言志。
5.結構:
(1)第一段:
總說:可愛的花木甚多。
分說:人各有所好。
(A)「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性喜隱逸遁世的生活。
(B)「世人盛愛牡丹」,一般人喜愛浮華靡麗與富貴。
(C)「周敦頤愛蓮」,周敦頤性情高潔,具有君子美德。
細說:蓮花的可愛。
(A)「出淤泥而不染」,指出君子的特立獨行,不隨俗浮沉,不受環境影響。
(B)「濯清漣而不妖」,指出君子不逢迎諂媚、媚世阿俗的高雅節操。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