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殖民地的华人父母官——华民政务司署个案研究(1841-1939).ppt

香港殖民地的华人父母官——华民政务司署个案研究(1841-1939).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殖民地的华人父母官——华民政务司署个案研究(1841-1939)

香港殖民地的華人父母官? ——華民政務司署個案研究(1841-1939) 一、研究專題簡介 一八四四年,政府創立人口登記制度,並設總登記官(Registrar General)一職,負責統籌日常的登記工作。進入十九世紀中後期,隨著華人社會的興起,政府一方面透過新訂法例賦予總登記官特權以加強對華人社會的控制,另一方面亦透過受薪制度吸納地方勢力進入政府的建制之內,並由總登記官加以監管,以紓緩華人社群興起的管治壓力。華人地方勢力的興起使總登記官署出現解散的危機,但自港督寶雲(G. F. Bowen)上任後,便對官署進行內部革新,使之成為政府的第三大部門。 一九一三年,總登記官署正式易名為華民政務司署(Secretariat for Chinese Affairs),這組織的轉型與華南政情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外,進入一九二零至三零年代,工人罷工及爭取妹仔權益兩個問題成為了香港政府及社會輿論的關注焦點,這使十九世紀末總登記官由一個管治華人的部門轉而成為粵港溝通的橋樑,再進而深入民間,解決中下層的社會問題。政府除了因應時局改變政策以外,華人社會結構的轉變及華人勢力的冒升均與總登記官署角色的轉變有極大關連。 二、小組教學目標 認識及初步掌握《英國殖民地部檔案編號一二九的原稿本書信公文》(Colonial Office Series 129)、《香港政府憲報》(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香港立法會會議文件彙編》(Hong Kong Sessional Papers)、《香港立法局會議錄》(Hong Kong Hansard)、《香港政府行政報告》(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Reports)及《香港藍皮書》(Hong Kong Blue Books)的應用,並且學會如何篩選及剪裁浩繁的史料,以完成既定的研究主題。 就華民政務司署的歷史發展本身而言,乃是鮮有學者觸及的課題,過往非但沒有專文探討,就連香港史中較為全面的通史式著作,也只對它的職能作出概括性的描述。至於它職權演變的原因及其歷史發展的重要性則付之闕如。職是之故,藉著是次的小組式研習,盼望能夠加強對組織史料及建構歷史脈絡的能力,以及提供更多的空間思考政府部門的演變與殖民地歷史發展的種種關連。 是次小組專題研習的兩個重要議題:一、華民政務司與中國傳統的地方父母官有何異同?比如說管治模式、組織架構及官署職能等方面。二、透過認識華民政務司署的發展,分析戰前殖民地政府的治華理念及其變遷。 三、小組導師的輔助角色 引導學生如何在香港歷史檔案館、香港政府報告線上搜尋器(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1],以及《英國殖民地部檔案編號一二九的原稿本書信公文》的光碟搜尋器(Index to CO 129 (1842-1926))[2]與線上搜尋器(Index to CO 129 (1926-1951))[3]獲得史料。 [1] http://sunzi.lib.hku.hk/hkgro/main.jsp [2] Elizabeth Sinn, Index to CO 129 (1842-1926) [electronic resource]. Hong Kong: Histor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7. [3] http://obelix.lib.hku.hk/co129/ 由於戰前的絕大部份檔案都是以英文寫作。因此,導師會為學生準備有關專題研習的中英文索引(glossary),以方便學生搜集及分析與專題研習相關的資料。此外,導師也會替學生安排英文檔案選讀,協助他們盡快克服閱讀史料上的困難。 建議學生的研究重點 (學生不必完全跟從導師的建議,更可以在某個特定範圍內自訂題目) 討論總登記官署設立的背景,進而探討總登記官署職權的演變過程,其中地保制的興廢與東華醫院的興起將會是研究的重點。學生要思考的問題是,究竟十九世紀香港殖民地政府的治華理念的特徵若何?是否運用了中國傳統管治百姓的方法?又華人社群的興起對於殖民地政府的治華理念及管治方法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後,中國歷史步入一個新的階段。總登記官署於一九一三年正式易名為華民政務司署,究竟這種權力轉型與華南政情的轉變有何等程度上的關係呢?辛亥革命後,華人社會的內部勢力有否出現變化?他們與廣東政權的關係若何?又總登記官署的工作性質是否有明顯的轉變? 一九二零至三零年代的香港,政府正面臨著工人罷工及反蓄婢運動,究竟這些事件對政府的治華理念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希望透過勞工及婦孺問題探討華民政務司署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部門工作制度化的演變過程,重新理解工人及婦孺問題在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