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人者何必然哉》劄记一则.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君人者何必然哉》劄记一则.doc

《君人者何必然哉》劄記一則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筆者尚無由目睹《上博七》原書,幸好網路上前輩學者將一些新出難字作了公佈並對文意有了很好的闡釋,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來思考問題。玆將拜讀《君人者何必然哉》的一則劄記報告如下: 簡7-8董珊先生讀為「民有不能也,鬼無不能也。民作而囟(使)□之,君王唯不荒年,何也?」何有祖先生讀為「民有不能也,鬼無不能也,民作而思囗之,君王唯不長年,何也?其中的□字甲本及乙本分別作:  (甲) (乙)   董珊先生解釋句義說: “民作而囟(使)□之。”“□”字原寫作“”,其字從“誰”,隹旁上有一筆不識為何偏旁。此字待考。但疑從“隹”聲讀為“悴”、“瘁”,訓為“憂”,句意謂民人勞作而無所娛樂,使之憂勞。“君王唯不荒年,何也?”荒原作“”,從人、亡聲,讀爲荒。意思是今君王之世幷非荒年,何必如此節儉呢? 季師旭昇認為: 案:“民乍而囟(思)之,君王唯不巟年”則以民、君對比,意謂:人民如果有能力,也會想享樂;君王卻不知享樂,這是什麼道理呢?“乍”讀為“作”,興起也。“”字左從“言”,右下從“隹”,右上一筆疑為省筆,復原後似可視為從“雈”,全字疑為“讙”字。“民作而思讙之”,意思是:人民有能力了也會想要享受歡樂。“”字縱然不是“讙”,應該也是類似這個意義的一個字。準此,“巟”字應該讀為“荒”,《管子.戒》:“從樂而不反者,謂之荒。”於本篇當然可以只取“從樂”之意,“君王唯不巟年”意謂:“君不卻不知道好好享受生命”。當然我們也可以推測,范戊用“荒年”一詞,或許是有其它什麼反諷的意味。 謹按:甲本字形不清楚,故以乙本為討論的對象(以「△」來表示)。「△」右上多出的筆劃可能是「亅」或是「乙」。先看「亅」: 上博竹書中有一個字,用法與曰無別,寫法異。其字形如下:   1?2 ? (《上博(四)·相邦之道》簡4) 3  (《上博(四)·相邦之道》簡4) ? 4 (《上博(五)·弟子問》簡8) 將字形的兩橫筆去掉之後便與「△」右上幾乎相同。董珊先生認為這種寫法的「曰」實為「尐宋華強先生贊同字形為「尐」聲。又認為楚系簡帛中的曰字作如果的確是有意使其上部聲符化,恐怕其上部也是聲化爲」,而不是乙。」了。但是這樣的分析不確定性較高,況且理解為「亅」或「」對「△」字的構形也難以索解,故不採此說。再看「乙」字: (《望山》90) (《望山》160) 與「△」右上筆劃完全相同,釋為從「乙」應無問題。而古文字隹鳥二旁義近通用,則「△」右旁為「鳦鳦。段玉裁注曰:「本與甲乙字異,俗人恐與甲乙亂,加鳥旁為,則贅矣。」何琳儀先生則認為:「,乙之分化。乙左上作曲筆即是。」王輝先生也指出:「按從乙之分化,古文字及傳世文獻乙、多相混,故亦作鳦今由「△」字來看,兩位先生的說法是有道理的。「鳦此從其說。衡諸文義來看,「△」似可讀為「佚」,余紐質部,二者疊韻,聲紐影余二紐也有通用的情況。例如《上博(一)·性情論》簡 14 以「要」為歌謠之「謠」,「要」為影母,「謠」是余母。又如「益」是影紐,從益聲的「溢」是余紐。又如《禮記?月令》:「田獵罝罘羅網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罘「佚」,段玉裁說:「佚,又以為勞逸字。」《荀子?性惡》:「骨體膚理好愉佚」,楊注:「佚與逸同。」《荀子?堯問》:「舍佚而爲勞」。《漢書?司馬遷傳》:「則主勞而臣佚」,顏師古注:「佚,樂也。」之所以不將「△」讀為「逸」是因為楚文字多見寫作從「兔」旁的字來代表「逸」字,如《天子建州》甲10、乙9;《三德》04、11;《性情論》28等等,但相反地未見「佚」字。所以簡文讀作:「民作而思佚之,君王唯不荒年,何也?」「民作」是人民勞於農事之意,《商君書?算地》:「兵休,民作而畜長足。年成不好,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月1日2009年1月1日 董珊:〈讀《上博七》雜記(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12.31。下引董文皆見此,不再注出。 何有祖:〈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2008.12.31。 季師旭昇:〈上博七芻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 董珊:戰國竹簡中可能讀為說的尐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5.2。 宋華強:〈釋上博簡中讀為「曰」的一個字〉,簡帛網,2008.06.10。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頁336。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文化,1985.10)頁584。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9)頁889。 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2)頁571。 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10)頁245。 王志平:〈「戴」字釋疑〉《簡帛》第三輯(上海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