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问题解决培养数学思考能力.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依托问题解决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依托问题解决 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月塘中心小学 崔德荣 内容摘要:数学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思考能力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动力呢?笔者认为,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考;通过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反思,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关键词:问题解决 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数学思考”列入四大课程目标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笔者正积极实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课题研究,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问题情境中激趣是数学思考的“引子” 问题让学生有了数学思考的欲望,“思”源于“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获施暴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首先,要有一个能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好问题情境。 如:教学《圆的认识》 课始,课件出示游戏情境图。 师:对于这三种站立方式,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生:第一幅图中,大家都站在一条直线上,左边第二个同学应该更容易套中红旗,因为他与红旗的距离近。 生:第二幅图中站在正方形四边中间的4个同学比站在四个角上的4个同学更容易套中。 生:第一、二幅图中站的方式不公平,第三幅图中站的方式比较公平。 师:为什么第三幅图中站的方式比较公平。 生:第三幅图中,10名同学站在一个圆形的边上,红旗在正中间,这时每位同学到红旗的距离是相等的,这个套圈游戏是公平的。 师: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确实如这位同学所说,圆与我们学习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不同,有独特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研究圆。 德国一位学者对好的问题情境做了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对于上述的问题情境,不仅引发学生对“圆”的探究欲望,也为认识圆、了解圆的特点提供了可想象的活动素材,体现了“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也引发了学生对“圆”的知识的深层次数学思考。 二、问题探究中感悟是数学思考的“路径” 迪士尼乐园的“路径”是游客走出来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形成也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数学课堂教学也要让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活动中逐步感悟数学思考,在感悟中逐步形成数学思考能力。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首先让学生从教科书(末页插图)上剪下相应的梯形,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研究或合作探究。同时保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教师时而进行巡视、指导,时而参与到学生当中。 学生汇报: 生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因而一个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如图1: 生2:把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因而梯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因两个三角形等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如图2: 生3:将梯形对折,使上、下底重合,再沿着折痕剪开,得到两个梯形,然后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因而梯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小梯形面积的和,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如图3: (图1) (图2)(图3) 还有学生将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或取梯形两腰的中点剪成一个长方形;等等。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不同,学生通过将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比较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比较、概括、交流、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数学思考,逐步提升数学思考能力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无穷魅力,发展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知识运用中反思是数学思考的“归宿” 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形成,一方面要求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另一方面要靠学生在自身反思感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历经“众里寻它千百度”的徘徊,才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这时,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思考的轨迹:从哪方面入手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它的解答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