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分析综合 课件(125张)(全国).ppt

2017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分析综合 课件(125张)(全国).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分析综合 课件(125张)(全国).ppt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答案] C [解析] “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杜如晦家世显赫,世代为官。曾祖父被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父曾任河内太守,祖父任温州刺史、工部尚书,父亲曾任昌州长史。 B.杜如晦聪慧明达,深受器重。隋朝时,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他另眼相看,说他是栋梁之材。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材,在秦王府众人被外迁之际,奏请把他留下。 C.杜如晦功勋卓著,多次被封赏。在跟随太宗征讨天下之际就被高祖封为建平县男,待太宗即位后,升迁为太子左庶子,不久又升任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 D.杜如晦生前辉煌,死后亦荣耀。他死后,太宗很伤心,三日不朝,追赠他为司空。在第二年他的忌日当天,太宗还专门派人到他家里去慰问他的妻子儿女。 [答案] B [解析] “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材”错,原文是房玄龄的陈述。 4.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画像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把像画在画上(悬挂)的共有十八人,而杜如晦位居首位,他像这样被器重。 (2)太宗十分担心他的病情,多次派人去问候,有名的医官和送上好药材的使者,在路上络绎不绝。 参考译文: 杜如晦,字克明,是京兆杜陵人。曾祖父杜皎,北周时被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父杜徽,北周时任河内太守。祖父杜果,北周时任温州刺史,进入隋朝,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加封为义兴公,《周书》上有他的传记。父亲杜咤,隋朝时任昌州长史。杜如晦年轻时聪慧明悟,喜欢谈论文、史。 [答案] A [解析] 致:送达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体现乌承玼父子忠心报国的一组是(  ) ①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 ②天子有命,从有赏,敢违者斩 ③先夫人无加命,号名差卑 ④乌氏自莒、齐、秦大夫以来,皆以材力显 ⑤从战捺禄,走可突干 ⑥积粟厉兵,出入耕战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答案] B [解析] ①说的是“中贵人”,③说的是“先夫人”,④说的是乌氏先祖。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诱捕叛将卢从史的危急时刻,乌重胤挡住军门,正气凛然,控制住了局面。朝廷对他嘉赏提拔,并给予他建立家庙、先祖享祭的荣耀。 B.乌氏宗族源远流长,《春秋》上即有记载,历代都以才智能力显扬于世。入唐后成为名将之家,乌重胤因平叛有功而被封为河阳军节度使。 C.乌氏家庙于元和八年建成,用以祭祀乌重胤的先祖三代人:父亲工部尚书、左武卫大将军乌承玼,祖父中郎将乌蒙,曾祖父左领军卫大将军乌令望。 D.这篇碑铭重点突出,着重记叙了乌承玼父子舍生忘死报效国家的感人事迹,而对他们先祖的事迹则略去不述,这样写使碑铭的重点得以突出。 [答案] C [解析] “左武卫大将军”是乌氏先祖唐初的乌察,从下文看,其父生前曾还被授予“右威卫将军”等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世之江南者,家鄱阳;处北者,家张掖,或入夷狄为君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明复叛,尚书与兄承恩谋杀之。事发,族夷,尚书独走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们的后代有去江南的,在鄱阳安家;居住在北方的,在张掖安家;有的进入夷狄之国,成为君长。 (2)史思明又反叛了(唐朝),乌承玼与其兄乌承恩谋划杀死史思明。事情败露,被灭族,尚书乌承玼独自逃出得以免死。 参考译文: 元和五年,皇帝说:“卢从史当初建议用兵讨伐恒州,但却暗中与贼寇勾结,骄横凶悍,出言不逊,给我把他捉拿来!”当年四月,宦官吐突承璀就诱捕了卢从史。卢从史的部下都披甲而出,拿着兵器追赶喧闹,他的牙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