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同课异构课件: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ppt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同课异构课件: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同课异构课件: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明清的四大代表 明朝 李贽 明末清初 黄宗羲 明末清初 顾炎武 明末清初 王夫之 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通过对这些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重点探究: 1.自学过程中的疑问点(预习思考) 2.自己未解决的探究案中的问题 探究要求: 1.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交流讨论。讨论形成的答案要条理清晰、要点化、序号化。对原生态展示做修改。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我的疑问”栏。 2.每位同学要积极参与,提高效率,赢取机会,争做本堂优胜小组。 3.提高效率,力争全部解决疑难问题,达成目标。 时间5分钟 合作探究 课堂自我探究展示 展示小组: 点评小组 探究一1题: 二组 2题:五组 推荐发言 三组 六组 探究二题:三组 六组 思路展示 一组 四组 七组 八组 黑板展示 探究三 一组:图一、四组:图二、七组:图三、八组:图四 二组 五组 展示要求: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展示完毕后,点评的同学迅速准备点评。 点评要求:尽量脱稿点评,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言简意赅,点评涉及书写是否工整、条理是否清晰、答案是否完整、答案来源何处、学习方法的交流等。 其他要求:未展示的同学认真看展示内容,认真听点评,找出展示和点评的不足,充分质疑。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李贽是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他一生正直清廉,做过一任太守,去任时“俸禄之外,了无长物”,以至于在灾荒之年,两个女儿饿死在福建老家。平日他郁郁寡欢,讨厌与假充圣贤的道学家来往。据说与人接触时,“其欣赏者,镇日言笑;意所不契,寂无一语”。 有官弃官有家弃家有发弃发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人物生平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材料一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焚书》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 ------《焚书》 材料三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焚书 》 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主张男女平等 (1)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2)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2、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4、主张男女平等 黄宗羲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人物生平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