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智慧卡的诞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张智慧卡的诞生

以前並不注重身分證明此類的東西,因識字者並不普遍,就算遺失被拾取也不被得知裡面寫些什麼,大多是以一些傳家物或一些物品做替代。 * /question/question?qid=1406011200355 RFID:無線辨識系統,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系統,是利用電波來傳送資料 * /wiki/%E4%BA%8C%E7%B6%AD%E6%A2%9D%E7%A2%BC 身分證是條碼卡,裡面無晶片,外部表面只印了身分證字號的條碼而已。 * /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0707540 * 例如:1. 健保IC卡,可儲存、運算、記憶,可加解密的功能    2. 電話卡,可儲存而已 * * * 特點: 含有CPU,預先存入卡片作業系統 多層次資料存取安全控管及資料認證功能 記憶容量大,且可覆寫及刪除 可儲存的資料保存十年以上 安全性高、不易偽製,可採離線交易作業 使用者可自行設定密碼,並可利用生物特徵辨識(如:指紋、掌紋) 離線是身分驗試 * * * * * 晶片可儲存的資訊比一般的磁條卡多出起碼80倍 * * * * * * 缺點:不見的話會死掉吧!重辦一張是很麻煩的事。 * 記得之前有某家手機有結合悠遊卡 * /_ylt=A8tUwYh6naFN4hoAA_Nr1gt.;_ylu=X3oDMTE2dnNlNWE2BHNlYwNzcgRwb3MDMgRjb2xvA3R3MQR2dGlkA1NNRVRXMDRfMzU0/SIG=135n9uid8/EXP=1302458842/**http%3a///jw!f7hJqnmGHxqCKqM1I19arOoXxIQpzPk-/article%3fmid=1790 * * * 卡片 第九組 指導老師:簡南山 老師陳巧倫馬祺靖郭涵瑀 目錄 產品發展軌跡 以檢核表(奧斯本/奔馳法)反思該類產品 開發新產品的方式與歷程 針對哪些消費群提供怎樣的利益 未來發展趨勢 產品發展軌跡   產品發展軌跡 紙卡 感應卡 條碼卡 磁卡 IC卡 非接觸式IC卡 紙卡 卡片最早的型態為紙製的卡片,使用於各式各樣的證明上來使用。容易被仿冒或盜用。 例如:舊型身份證、健保卡、駕照 感應卡  1940年起就有RFID技術, 最早是美國軍方及政府在使用。  1972年,Schlage Electronics將調協電路嵌入軍規卡片,這是世界第一張感應卡。  感應卡不用在刷卡槽上刷卡,卡片不易被仿製,且具防水功能。 例如:宿舍門禁卡、停車證 條碼卡  1949年,美國人喬·伍德蘭德和伯尼·西爾沃申請了用於食品自動識別領域的環形條碼。  條碼可記錄相當多的資訊,故將條碼印刷或貼在卡片或商品上面使用。但條碼卡容易被複製且易髒損。 例如:會員卡、借書證 磁卡  1976年, 義大利的URMET公司發明了電話儲值卡(電話磁卡)。  利用刷卡動作中卡片的移動,由讀卡機之磁頭閱讀卡片上磁軌上的密碼,經解碼後釋出信號產生反應。但磁卡可輕易被複製,且易消磁、磨損。 例如:電話卡、銀行卡、信用卡 不可與磁性物置放在一起  金屬、鐵器也不行 IC晶片卡 1968年,德國發明家提出將積體電路加入身份識別卡中的想法,獲得專利權。 1974年,法國人Roland Moreno,所提出的智慧卡的實際運作概念,也才得以生產出智慧卡。 第一張IC卡誕生 1975年,法國的CII-Honeywell Bull公司生產出第一張形狀類似信用卡的IC卡智慧卡中包含了晶片及接觸點。 第一張記憶卡誕生 1977年CII-HB將4KB的MOS記憶體置入CII-HB的54 s573積體電路晶片中形成了記憶卡的基本雛型。 1978年,第一張採用Siemens SIKART晶片的記憶卡身份識別及交易卡誕生了。 第一張智慧卡的誕生 1984年,法國的郵政及通訊服務(PTT)成功的於電話卡上實行了智慧卡技術的試驗為止智慧卡的發展才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智慧卡是一項資訊載具,它結合了半導技術,就像一張裝有微電腦的卡片,以達到記憶、識別、加解密及傳輸等功能。 1984~1985年,德國著手研究將磁條及智慧卡等技術應用於電話卡中 結果顯示,智慧卡所具有的高可靠性及其對內部資料的高度保護等特性,足以讓智慧卡為未來的各種應用提供了更大的彈性及發展空間。 非接觸式IC晶片卡 卡片上在晶片及感應線圈,讀卡方式與感應卡相同,並可將新的資料重新寫入晶片中,安全性與IC卡相同,但便利性則提高許多。 例如:悠遊卡,可儲值、運算、記憶、加解密功能 以檢核表(奧斯本/奔馳法)反思 紙卡 磁卡 易濕 易污損 常汰換 弊端多 造價便宜 可使用錄碼機複製或變造,安全性低 受壓、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